卢永雄 - 从长头发到跨性别|巴士的点评

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中六学生林泽骏去年就学校校规「禁止留长发」,向平机会投诉并初步获得接纳。事隔近一年之后,平机会在今年4月以现有资料未能显示学校涉性别歧视,宣布终止调查,并拒绝为其案件提供司法援助。

对这事的看法,人见人殊。有赞成林同学的意见,认为时代变了,学校不应该有这么多的规则。也有人认为学校是教育之地,定立各种规则是正常安排。

或许香港的学校比较传统,但看到西方国家的学校「极端权益主义」的做法,令人觉得还是不打开这个「潘多拉宝盒」好一些。几年前,在网上见到一些作女性装扮的跨性别人士,到英国的幼稚园向小孩子讲故事,因而留意到英国跨性别意识在教育体系流行的问题。

2020年9月,英国规定所有的学校必须教授包含LGBTQ(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性向疑惑者)议题的课程,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认识议题。

由不歧视LGBTQ,到学校有专门课程教授,等于变相鼓励。这种行为政治正确,所以政客亦乐于支持,以显示自己前卫。这是一个典型的决策情境,政策支持者数量虽然少,但表现激进。较多的反对者,态度温和。在民粹化的政治环境里,大声的少数意见往往获得接纳通过。

但3年下来,英国的教育亦出现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是跨性别意识横行,学校倒个头来促成两性含糊,损害了有性别意识孩子的权益。英国教育智库Policy Exchange在2023年发表名为《失职》的报告,揭露英国有大量中学并未在意识上保护不接受跨性别的青少年。报告指,七成学校没有就学生质疑或更改自己性别认同的时候,通知他们的家长;至少有28%的中学没有维持男或女的单一性别厕所,换言之,所有厕所都是跨性别的。

跨性别过了头,变成对自己性别有清楚认同的孩子,见到一个自称跨性别的孩子共用洗手间的时候,都不能投诉。

然而,事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例如英国首相辛伟诚在暑假之前,已想拟定指引,要求学生改变外表或性别代名词的时候,须先获得学生家长的同意。但指引到现时仍未出台,据报是因为政府担心指引会被视为违法,在法庭上或受到挑战。英国的例子说明,政客做政治正确的事情很容易,打开潘多拉宝盒也很简单,但当宝盒一旦打开,精灵跑出来之后,就不容易将他们收回盒内。

所以,学校不容许学生留长头发,或许未必是一件太坏的事情,就等孩子长大了、离开学校之后才留发吧。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