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活在罢工之都的港人|中环High Tea
英国罢工潮一浪接一浪,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昨天是英国超级罢工日,英传媒报道预计有50万人罢工,为的是争取加薪应对高通胀。英国工会中人称,昨日的罢工行动预计是过去11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
昨日的罢工行动影响至大的是学校,估计至少有12万属工会成员的老师会参与罢工,有约12000间在英格兰和威尔斯的公立学校受影响,这些学校相等于半数公立学校,老师罢工学校便要关闭停学。另外,还有7万个大学职员也参与这次大罢工。老师罢工,最苦恼的是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英传媒报道称,为了让学校保持校园开放,政府计划安排多达60名学生在同一班上课,以应对罢工情况。
老师也罢工,是实际工资下跌导致教师不满,也导致行业留不住人。英国通胀高企,英国人最担心是生活成本节节上升,无以维生,很多人更担心衰退已成定局,生活愈来愈艰难。除了教师,英国的医护人员也力争加薪,他们也站在罢工的最前线。生活迫人,政府无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罢工似乎已成为这些英国社会重要持份者的唯一出路。
对香港人来说,当教师和医护人员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薪酬水平相当不俗,他们因人工追不上通胀而无以维生,实在有点匪夷所思。英国经济前景灰暗,若教师、在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工作的医护、以至火车、铁路、巴士司机等等必要岗位人员持续因经济下滑和生活迫人而罢工,对民生的影响至大。不少香港人举家移居英国,为求过更好的生活,为求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面对今天在英国这种不明朗状况,有何感想呢?
昨天有一则新闻,指出英国内政部主管移民事务的国务大臣郑伟褀在Twitter说,在英国BNO「5+1」计划实行两年以来已批逾14.4万多名申请,他赞扬移英港人贡献英国社会及经济,更提及香港人于当地各行各业服务,包括在NHS当医护人员和教师,他又说「为他们选择英国为家园感到荣幸。」
上述这一段新闻于昨天见报,实在有点讽刺。英国医护和教师因薪酬不能应付生活而罢工,来自香港加入这两大职场的BNO持有人有参加罢工行列吗? 还是他们已成为填补罢工人士岗位的生力军?
英国前景一片暗淡,如何生活下去?对于带著一大笔钱移民的港人,相信不会有生活问题,但却会有孩子不能上学,有病未必可以睇医生的问题。没有巨款傍身者,如何生活呢?英国似乎走在罢工之都的轨迹上,14万多港人,面对的是哪种生活前景?英国还是宜居之都?
黄丽君
昨日的罢工行动影响至大的是学校,估计至少有12万属工会成员的老师会参与罢工,有约12000间在英格兰和威尔斯的公立学校受影响,这些学校相等于半数公立学校,老师罢工学校便要关闭停学。另外,还有7万个大学职员也参与这次大罢工。老师罢工,最苦恼的是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英传媒报道称,为了让学校保持校园开放,政府计划安排多达60名学生在同一班上课,以应对罢工情况。
老师也罢工,是实际工资下跌导致教师不满,也导致行业留不住人。英国通胀高企,英国人最担心是生活成本节节上升,无以维生,很多人更担心衰退已成定局,生活愈来愈艰难。除了教师,英国的医护人员也力争加薪,他们也站在罢工的最前线。生活迫人,政府无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罢工似乎已成为这些英国社会重要持份者的唯一出路。
对香港人来说,当教师和医护人员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薪酬水平相当不俗,他们因人工追不上通胀而无以维生,实在有点匪夷所思。英国经济前景灰暗,若教师、在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工作的医护、以至火车、铁路、巴士司机等等必要岗位人员持续因经济下滑和生活迫人而罢工,对民生的影响至大。不少香港人举家移居英国,为求过更好的生活,为求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面对今天在英国这种不明朗状况,有何感想呢?
昨天有一则新闻,指出英国内政部主管移民事务的国务大臣郑伟褀在Twitter说,在英国BNO「5+1」计划实行两年以来已批逾14.4万多名申请,他赞扬移英港人贡献英国社会及经济,更提及香港人于当地各行各业服务,包括在NHS当医护人员和教师,他又说「为他们选择英国为家园感到荣幸。」
上述这一段新闻于昨天见报,实在有点讽刺。英国医护和教师因薪酬不能应付生活而罢工,来自香港加入这两大职场的BNO持有人有参加罢工行列吗? 还是他们已成为填补罢工人士岗位的生力军?
英国前景一片暗淡,如何生活下去?对于带著一大笔钱移民的港人,相信不会有生活问题,但却会有孩子不能上学,有病未必可以睇医生的问题。没有巨款傍身者,如何生活呢?英国似乎走在罢工之都的轨迹上,14万多港人,面对的是哪种生活前景?英国还是宜居之都?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