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多士——安全与信心

  香港市民注射疫苗规模未如政府之算盘,但官员只知怪责市民,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有医学专家称,市民对接种疫苗却步,可能是因为消息「太透明」,公布接种疫苗之后的异常事件,反而令市民感觉打针不安全。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疫苗包括药物,甚至只是服用安慰剂,也可能有所不虞。新疫苗或者药物问世,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公布数据,包括任何意外甚至死亡个案,但凡没有这类数据的医药,上交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亦即香港人普遍信任的FDA),是否能获得批核生产,不需要专家解答。
  疫苗必然存在风险,即使如这位专家所言,不公布任何坏消息,难道市民便会觉得安全?如果对人性稍有了解,不难预测,必然是小道消息甚至假消息满天飞,即使禁网封锁,也无法杜绝民间口耳相传,结果只会愈传愈夸张,在消息「不透明」的环境之中,只会更加人心惶惶,譬如一百年前义和团闹事,愚民造谣洋教士杀婴作法,散播仇恨,最终酿成大祸。
  只要禁绝任何不利消息,便能挽回市民信心?是一个奇特逻辑。如果这逻辑行得通,则特区政府班子既然未曾听说有严重智力缺陷或精神问题,目前也未爆出任何生活丑闻,其「认受性」理应大幅提升。
  以色列率先宣布解禁,据称疫苗注射规模已经达到群体免疫效果,以色列人口与香港接近,但以色列人踊跃接种疫苗,有如此信心,应该不是因为以色列政府消息「不透明」。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