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儿︱威院研究:逾半数经急症室直接送院 平均年龄仅8.25岁 多涉身体虐待

更新时间:17:11 2025-10-21 HKT
发布时间:17:11 2025-10-21 HKT

《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生效,医疗衞生界别等25类指定专业人员,若在工作期间有合理怀疑儿童被虐或有风险,有法定责任作出举报。最新一期《香港医学杂志 》便刊出威院团队针对虐儿个案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作出的研究,发现多年来虐儿个案有上升趋势,当中近七成属于身体虐待,但大部分涉及轻微的软组织损伤,仅少数患者的伤势足以呈现「骨骼或神经损伤的影像证明」,亦反映放射科医生在儿童虐待个案中的关键作用,即可发现可疑损伤并提醒临床医生,亦能评估创伤的程度以保护儿童免受进一步伤害。

威院团队10年间接收503宗「已申报虐儿个案」

威院团队针对2014年至2023年院内接收的「已申报虐儿个案」进行回顾研究,发现在10年间,一共录得503宗个案,且数字呈现升势,由2014年的23宗,增至2023年的50宗。当中女童怀疑被虐个案占过半数,达265宗;而怀疑被虐儿童的平均年龄为8.25岁,当中逾一成个案更涉及1岁以下婴儿。绝大多数怀疑被虐儿童求诊时,被发现身上有红斑、瘀伤或撕裂伤;其他主要症状包括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和呕吐等。

团队又发现,当中263宗病例是经急症室直接送入威院,仅2宗由邻近的急症医院转介,当中1宗更涉及疑似阴道撕裂需妇产科医生介入。而相关儿童在急症室求医时,绝大部分个案是由父母、社工、目击者或儿童本人反映怀疑被虐待,当中有9宗病例是由医护人员提出怀疑涉及虐待。团队指,由医护揭发个案虽然占比少,但大多病情严重,包括有3宗病例最初表现为「癫痫发作」,但其后被证实涉及虐待性的头部创伤,而相关情况只能通过影像检查,才能揭发怀疑出现虐儿行为。

199例证实虐儿 16宗反复入院

团队续指,503宗个案中,最终有199例被证实为虐待儿童,最多涉及身体虐待;有84宗则被归类为「高风险病例」,疑似出现身体虐待等情况。另团队发现,有16宗证实虐儿个案的儿童曾反复入院,且近9成人的虐待类型在每一次均「保持一致」;惟当中有4人本身即使曾被归类为「证实虐儿」个案,但随后入院时,却被认为是「非确诊虐待」个案。团队认为,身体虐待情况较普遍,反映了体罚的虐儿方式在华人家庭较易接受,家长或因愤怒和冲动,而跨过育儿变成虐儿。在揭发虐儿行为上,团队认为放射科医生可在多学科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包括全面评估儿童伤势,发现细微的可疑之处,并及时通知临床团队,积极进行早期干预以减低长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