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网购电器︱投诉量按年激增7成 内地「3C」认证在港非绝对安全 乱做一件事容易中伏
发布时间:10:00 2025-10-15 HKT
近年网购盛行,不少人会从网购平台购买内地电器等产品,或直接北上购买在港使用。消委会今日(10月15日)发表新一期《选择》月刊,提醒内地与香港安全认证标准有所不同,市民跨境购物时须格外留神,以免堕入安全及法律陷阱。消委会指出,即使产品附有内地的「3C」安全认证,亦不代表完全符合本港法例要求,特别是电器、气体用具等高风险产品,若不当安装或长期使用转换插头,随时可能引发火警,后果严重。
首9个月已接431宗投诉 超越2024全年数字
根据消委会投诉统计数字,就跨境网购,消委会今年首9个月已接获431宗本地消费者投诉,较去年同期的256宗激增近7成,更已分别超越2024及2023年的全年数字。
消委会网购电器︱内地3C认证不等于符合本港法规
消委会指,不少消费者误以为,在内地购买的产品只要有「3C」认证标志,便可安心在港使用。事实上,「3C」(CCC)是内地的强制性产品安全认证制度,涵盖家庭电器、电子产品、儿童用品等17大类产品,规定相关产品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才能在内地销售。
然而,香港有本地自身的产品安全法例,例如《电气产品(安全)规例》、《玩具及儿童产品安全条例》等,以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其规范及要求与内地标准或有不同。因此,一件拥有3C认证的产品,未必完全满足本港的安全法例。消费者若非具备专业知识,难以自行判断产品是否合规。

消委会内地网购︱电器插头标准大不同 长期用转换器增火警风险
港人北上或网购最常见的产品之一是家庭电器,但两地电器插头标准截然不同,构成最常见的安全隐患。本港规定电器必须采用符合标准的BS 1363或BS 546 三脚插头,内置熔断器并具绝缘套管,同时清楚标示额定电流;浴室须刨供电装置专用家用电气产品则可使用符合 BS 4573 或 EN 50075 标准的两圆脚插头。至于内地则常用两脚扁型或三斜脚型插头,跟本港标准不同。
消委会特别警告,若长期依赖转换插头使用内地电器,尤其用于冷气机、电热水器等高功率产品,会大大增加过热甚至短路的风险,随时可能引发火警。部分消费者或会考虑自行更换插头,但此举同样危险。消委会强调,更换插头属电力工程,必须由注册电业工程人员进行,市民切勿自行处理。选购电器时,应优先选择原厂已配备符合本港规格三脚插头的产品。
消委会内地网购︱气体用具及大型电器须由注册技工安装
除了插头问题,高风险产品的安装更是不容忽视。根据本港《气体安全条例》,所有住宅式气体用具(如热水炉、煮食炉)必须获机电工程署批准,并附有「GU」标志,方可合法使用。更重要的是,所有气体用具的安装工程,必须由注册气体装置技工负责,并建议每18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值得留意的是,本港已全面禁止新安装无烟道式气体热水炉,违例者可被罚款1万港元。
同样地,需要固定接线的电器,例如冷气机、洗衣机及电热水炉,其安装工程必须由注册电业承办商进行,否则即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6个月。

消委会内地网购︱留意受管制物品 未经许可进口可被检控
除了安全风险,跨境购物亦涉及法律问题。不少市民北上时会顺道购买日用品,但必须注意本港对部分物品设有严格的进口管制。未持有相关许可证而进口受管制物品,随时会被检控。
消委会内地网购︱境外使用引致安全风险 未必可成功追讨损失
消委会呼吁,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保障自身权益:
-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与网购平台,避免光顾不知名商户,并参考其他买家的评价与使用经验;
- 选购附有规格资料(例如牌子、型号及额定电压等)的产品,仔细阅读标签、额定电压、电流及安全警示,及选择设有符合安全规格的三脚插头的家用电气产品,避免长期使用转换插头或自行更换插头;
- 应确认产品是否具 3C 认证,并透过官方平台核实认证的真伪;
- 不当安装或使用电器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如因疏忽而致第三方损害,消费者或须承担赔偿责任。即使消费者购买了家居或责任保险,家用电气安装或使用不当、产品缺陷或因此导致第三方损失,视乎保单条款,相关损失未必属于受保范围;
- 网购平台往往设有相关服务协议,订明货品仅符合当地安全标准和使用习惯,若商品于境外使用或存在安全风险,消费者使用相关产品后引致损失亦未必可成功追究;
- 保留交易纪录与截图,若日后需申诉或退货,可作为证据,惟须视乎有关条款,有机会需要在当地进行追讨;
- 消费者须留意跨境网购的售后服务安排,若需退货或维修,或需自行安排跨境运送并承担相关运费;
- 选购高效节能的产品,有助节省能源及减少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