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防止自杀中心:去年本港自杀率14.1超国际水平 25至39岁男性组群升幅明显

更新时间:15:12 2025-09-10 HKT
发布时间:15:12 2025-09-10 HKT

今日为世界防止自杀日,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联同生命热线公布香港最新的自杀数据。据死因裁判法庭提供的数据,中心估计去年香港的自杀率为14.1,超出国际水平,男性自杀率更由2020年的16.7上升至去年的20.8。

去年本港每10万人有约14人自杀

中心指,去年本港每10万人就有约14人自杀,男性自杀率更由2020年的16.7上升至去年的20.8,其中25至39岁男性自杀率增幅最明显,28.6%面临财务问题,涉及债务、失业、赌博或商业失败等,例如有个案向中介借款,利息高昂,易陷入债务漩涡。部分个案同时购有人寿保险,虽不能断言与自杀动机直接相关,但中心忧虑有人误以为自杀可为家人留财,忽视对亲属的长远伤害。中心指近年经济环境不理想,需要多加关注该年龄群组人士。相对而言,女性自杀率变化不大,维持在8.5左右。

15至24岁年龄段自杀率仍处高水平

中心指,2023年15岁以下群组自杀率一度急增,去年有所回落,减少大约5成,中心形容情况令人鼓舞,惟15至24岁年龄段自杀率仍处于高水平,需持续关注。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现行的「三层应急机制」在为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支援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对整体预防自杀的影响有限,因数据显示,学童自杀个案中仅约25%涉及精神健康问题,其余大部分未必能被机制覆盖。

叶兆辉重申「快乐学校」理念的重要性,认为若校园能营造友善氛围,让学生感到被老师关爱、课程设计具趣味性并乐于上学,可有效减低自杀风险。「三层应急机制」对学校而言则犹如「定心丸」,让校方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有求助途径,增强处理信心。

精神病患母子堕楼亡  叶兆辉: 跨部门若共享数据 可掌握情况

关于天水围天恩邨一对精神病患母子,被指申请公屋时无如实申报资产,及资产超出限额须迁出,二人其后堕楼身亡的事件。叶兆辉认为跨部门资讯互通至关重要,若房屋署、社会福利署及医管局等能共享数据,处理相关个案时可更全面掌握情况,为受影响人士提供更合适的支援。

记者:蔡思宇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