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榕树蛾祸登陆港岛 石墙名木岌岌可危 「树博士」忧波及科士街百年古树

更新时间:09:00 2025-09-10 HKT
发布时间:09:00 2025-09-10 HKT

朱红毛斑蛾近年于本港多处出现,主要侵害榕树,近月更首次「登陆」港岛石墙树。有树艺师在西营盘佐治五世纪念公园,发现多棵寄生石墙的细叶榕遭朱红毛斑蛾侵害,包括树顶枝叶疏落、树冠变小及树叶枯黄。树木专家担心蛾患损害老榕树健康,增倒塌风险。当局已接获报告并喷杀虫药处理,专家指喷药仅能治标,治本应定期清除根部及枝干的落叶及垃圾,避免幼虫藏匿化蛹,更忧虑蛾患继续扩散,恐危及新兴旅游点科士街的石墙树,甚至蔓延至中环的榕树群,呼吁及早整治。

朱红毛斑蛾近年于港九多处出现,主要危害细叶榕及垂叶榕等。  受访者提供
朱红毛斑蛾近年于港九多处出现,主要危害细叶榕及垂叶榕等。 受访者提供
朱红毛斑蛾的幼虫会爬至树根结蛹。 受访者提供
朱红毛斑蛾的幼虫会爬至树根结蛹。 受访者提供

朱红毛斑蛾是本港原生昆虫,近年于沙田、葵涌、黄大仙及西环出现。退休树艺师袁达成近年自发与义工,跟进朱红毛斑蛾的扩散情况。他指,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树木的专属食叶害虫,主要危害细叶榕、垂叶榕、高山榕及黄榕等,而本港绿化植物中,榕树约占25%,以细叶榕及垂叶榕为主,为朱红毛斑蛾提供大量食物。

毗连西营盘高街的佐治五世纪念公园,种植逾20棵石墙树,以细叶榕为主,当中13棵列入《古树名木册》。该公园于1936年开幕,其位于医院道入口的麻石墙上设有公园标志,亦遭石墙树根包围,形成壮观景致,多年来吸引不少旅客拍照「打卡」。

石墙树是本港独有的城市风景,但袁达成指,石墙树因生长环境特殊,获得较少养分和水分,若遭朱红毛斑蛾侵袭,恐较难复元,故自2021年起进行监测。他表示,近月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外、上环港澳码头巴士总站旁的公园、荷李活道公园及皇后街私人屋苑亦发现「蛾踪」。

刚羽化的朱红毛斑蛾在叶面晾干翅膀。  受访者提供
刚羽化的朱红毛斑蛾在叶面晾干翅膀。 受访者提供

上月26日,袁发现佐治五世纪念公园内,多棵石墙树出现朱红毛斑蛾的成虫及幼虫。他称,当日中午目睹刚羽化的成虫,伏在树冠下灌木的叶面晾干翅膀,亦见幼虫由树顶爬下,准备藏匿于树根底部或枝干结蛹。他估计,公园内多株细叶榕石墙树遭遇「蛾害」,包括1棵位于篮球场附近,以及多棵位于休憩公园的石墙树,其树顶枝叶已被啃食至疏落,树叶发黄,树冠缩小,推算树叶损失程度达30%至50%,甚至更高。

佐治五世公园内多棵石墙树的树顶枝叶疏落。
佐治五世公园内多棵石墙树的树顶枝叶疏落。
「树博士」詹志勇指,若榕树根部及枝干积存落叶及垃圾,恐成幼虫化蛹温床。 受访者提供
「树博士」詹志勇指,若榕树根部及枝干积存落叶及垃圾,恐成幼虫化蛹温床。 受访者提供
公园内一棵石墙树近日树冠枝叶减少,叶片渐见枯黄。
公园内一棵石墙树近日树冠枝叶减少,叶片渐见枯黄。
位于医院道入口的石墙树,其树根包围公园标志(红圈)。
位于医院道入口的石墙树,其树根包围公园标志(红圈)。

树顶枝叶被啃至疏落光秃

有「树博士」之称的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研究讲座教授(地理及环境科学)詹志勇对事件极表关注。他指,朱红毛斑蛾的成虫,会飞到榕树树顶的叶尖或叶柄产卵,每次最多可产下逾100颗卵子,扩散速度极快;幼虫孵化后会啃食树冠树叶,因此受害榕树的最大特征是树顶树叶稀疏,枝叶变得光秃。

每次可产100颗卵 扩散速度极快

詹续称,榕树叶被啃食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若枝叶幼芽被咬,亦无法长出新叶。他指,同一棵榕树若持续3次遭幼虫啃食,会耗尽能量储备以制造新叶,但由于无法补充养分,终致营养不良、健康转差,更可能遭受真菌侵袭。若榕树本身患褐根病,则可能在受「蛾害」后出现「二次感染」,健康迅速恶化。

袁达成补充,石墙树依附麻石墙生长,树根空间狭窄,生存情况不算理想。若遇蛾害,康复速度较慢,榕树更明显,病征亦较其明显,个别虚弱老树恐难复元,甚至枯死,并影响石墙结构。

距离佐治五世纪念公园仅2公里的科士街,种有逾20棵石墙树,是全港最大规模的石墙树群,近年成为旅游热点,吸引不少中外旅客慕名到访。詹志勇指,科士街石墙树已有逾世纪历史,景色壮观,他关注朱红毛班蛾会否扩散至该处,呼吁当局组成专责队伍跟进,以保障珍贵的石墙树群。

坚尼地城科士街的多棵石墙树,近年成「打卡」热点。
坚尼地城科士街的多棵石墙树,近年成「打卡」热点。

袁达成亦建议当局多管齐下,除整治佐治五世公园的蛾患,同时监察科士街石墙树群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工作,以防蛾患蔓延至中环榕树群。

潜藏树根化蛹 须针对性清理

香港虫害控制从业员协会副会长陈伟强亦指,一般处理虫害的方法是扑杀成虫及幼虫,同时清除可供成虫产卵的场所。他称,一般做法是在树及叶面喷药,同时清理树根及枝干位置,「幼虫最喜欢躲在有树叶、杂物及垃圾积聚的隐蔽处结蛹,等待孵化。」

詹志勇亦指,近年朱红毛斑蛾严重为患,除因全球暖化加快其生命周期,亦与大量喷射杀虫药,令朱红毛斑蛾的天敌如花胸姬蜂及绒茧蜂大幅减少,有莫大关系。现时常用于树身绑缠麻席或胶纸的灭虫方法,他指不适用于榕树,因榕树树身不平滑,仍有幼虫能从麻席或胶纸与树身之间的空隙,从树顶爬到树根处化蛹。

詹认为,要清除树根或树干等幼蛾潜在的化蛹场所,如采用强力吹风机清除枯叶及垃圾,并配合「树干注射法」,将除害剂灌注榕树体内,当蛾的幼虫啃食含除害剂的树叶便中毒死亡。

对抗朱红毛斑蛾并非易事,但袁达成指,当局曾于中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曾成功治蛾。惟他日前到上环港澳码头巴士总站旁的公园视察,发现虽有人员进行「树干注射法」,又人手捡捕幼虫,并清理花圃落叶,但蛾患仍然持续。他其后发现,上址多棵榕树树冠下的花圃亦种有灌木,而灌木底部仍有落叶积聚,估计成为幼虫化蛹场所,建议加强清理,甚至移除灌木丛,杜绝幼虫化蛹的机会。

上环信德中心外巴士站的花圃近日已清理根部垃圾及对树干打针施药。
上环信德中心外巴士站的花圃近日已清理根部垃圾及对树干打针施药。

发展局回复指,建筑署于上月上旬定期检查,发现佐治五世纪念公园有3棵石墙树受朱红毛斑蛾虫害影响,随即安排承建商施放适量杀虫药;署方会加强巡查和监察,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减低石墙树受蛾虫影响。

发言人补充,榕树和蛾虫并存是常见生态现象,蛾虫繁殖周期因近年气候变化变得频繁,受虫害的榕树叶片减少及外观变差,但不会严重影响树木整体健康和结构,大部分树木能重新长出新叶。发言人称,局方一直采取国际接纳的「综合虫害管理方法」,因应蛾虫不同生命周期及习性,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尽量在不损害树木下清除蛾虫。

「焦土政策」起死回生 救国金二期垂叶榕

朱红毛斑蛾于本港多处为患,有树艺师指出,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外有垂叶榕早前曾「病入膏肓」,现已逐渐康复,关键在于用对方法,冀当局参考相关经验,治理其他地区的蛾患。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苹果店外、金融街及民耀街交界的三角花圃中,有棵约7米高的垂叶榕,是中环地标之一。退休树艺师袁达成指,今年6月中,有义工发现该树遭朱红毛斑蛾侵袭,树顶出现大量枯枝。他到场视察,发现树叶明显枯黄及疏落,「当时是100%受害,危在旦夕。」

6月中,国金二期外的垂叶榕树顶枝叶枯黄。
6月中,国金二期外的垂叶榕树顶枝叶枯黄。
6月中,该树树顶枝叶疏落。  受访者提供
6月中,该树树顶枝叶疏落。 受访者提供

他称,其后有人员到场喷药,并在树干绑「胶纸」,「当时胶纸捕获大量幼虫,但仍有不少幼虫爬到泥面化蛹成虫。」

他续指,人员后来虽有修剪附近灌木,惟因落叶覆盖泥面,成为幼虫化蛹场所;最终,人员移除花圃内所有灌木,并翻开泥土,清走树叶和虫蛹,实行「焦土政策」,才遏止蛾患。

人员须继续密切监察

袁称,7月时仍偶尔见到成虫,但数量明显减少,加上人员持续清除泥面树叶,幼虫无处化蛹,蛾患暂告段落。近月所见,该树树顶渐长出新叶,但仍较虚弱,建议尽快施肥,加快「康复」。

近日,该树树顶长出新叶(蓝箭咀),花圃的灌木已被移除(红箭咀)。
近日,该树树顶长出新叶(蓝箭咀),花圃的灌木已被移除(红箭咀)。

他强调,过程中需有熟悉蛾虫习性的人员密切监察,随时调整对策才收效,盼当局以同一方案治理其他地区的蛾患,可望收效。

记者:关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