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契楼」多涉僭建或金钱纠纷 按揭繁复棘手 新手不宜贪平购买|曹德明

更新时间:06:00 2025-09-29 HKT
发布时间:06:00 2025-09-29 HKT

香港置业成本高,若购入有问题的物业,不仅可能无法成功申请按揭,甚至有机会血本无归,因此新手买家应避免购买高风险物业,例如是「钉契物业」。

何谓「钉契物业」?

首先,要了解何谓「钉契物业」。任何类型的物业若违反契约条款,地政总署便会根据契约条款采取行动。一般情况下,地政总署会先向业主发出警告信,并要求业主于指定期限内纠正违约问题;若业主未能于限期内作出纠正,地政总署便可将该警告信在土地注册处注册,俗称「钉契」。物业被钉契原因众多,常见的包括涉及僭建、业权纠纷、业主破产欠债、拖欠款项(如管理费、差饷及地租),或违反大厦公契等。

钉契楼能否进行买卖,一般取决于钉契原因及其严重性。常见原因多为僭建、金钱纠纷等问题。若因僭建而钉契,但不构成居住安全风险,只要准买家能够评估并接受相关风险,例如清拆僭建物所需资金等,或在咨询相关法律意见后,仍有机会如常进行交易。此外,只要解决钉契问题并取得相关文件证明,即可委托熟悉物业交易的律师向土地注册处登记「解钉」。

银行有可能拒批按揭

另外,每间银行对钉契楼的取态亦有所不同,申请钉契楼按揭相对较为困难。银行会根据具体情况及相关风险,决定是否批出按揭;若涉及严重问题,银行有可能拒批按揭。

虽然购买钉契楼风险较大,但由于其售价较市价有明显折让,仍吸引部分投资者入市,一些钉契楼会出现在银主拍卖市场,并以低价出售。有意购买钉契楼,必须注意风险转嫁问题。若物业尚未「解钉」,所有与该物业相关的问题,例如僭建、业权纠纷等,均会转嫁给新买家。新买家需有心理准备,日后可能面对政府、财务机构或债权人的纠缠。

钉契楼涉及一定的法律风险,按揭手续亦较为繁复棘手,有意入市的买家须格外谨慎,以免卷入法律纠纷。除非具备充足的资金和法律资源以应对后续问题,否则应尽量避免购买未解决钉契问题的高风险物业。若想避免购入钉契楼,建议买家在选购物业前,可向地产代理查询,或委托律师查册,确认物业是否涉及法律纠纷。

曹德明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

相关文章:公司买楼印花税最低100元 吸引投资者入市 留意「空壳」与否按揭有不同|曹德明

相关文章:租金持续攀升 凶宅也获青睐 业主无法申请按揭是否都市传说?

相关文章:获父母送楼也要付印花税 转售「送赠契」物业 为何买家难做按揭?

相关文章:拍卖市场涌现银主盘 部份折让达50% 揭3大按揭避雷位|曹德明

相关文章:全港6成自置物业已供满 赎契后必须妥善保存 有业主宁愿再加按

相关文章:日薪工作也可借九成按揭 宜交齐入息证明 惟一个情况不适用

相关文章:买楼收租注意3大按揭事项 申高成数需自住用途 增加入息计算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