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传在港违规发债 「枱底」提供收益 8厘变16厘

更新时间:15:51 2025-11-24 HKT
发布时间:15:51 2025-11-24 HKT

据彭博引述投资者和银行家指出,内地数十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今年第二季在港发行了33亿美元债券,但部份透过「枱底」方式提供的收益可能是官方公布利率的2倍或以上,以避免提高「枱面」息率,令未来借贷成本更高。虽然这种做法在内地已被监管机构严厉打击,如今却蔓延至香港,反映内地去年推出的10万亿元人民币化债计划可能还不够。

以咨询费名义向银行回佣

报道举例指出,如何将8%票面利率的债券变成16%总回报。首先,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的银行代表投资者,向LGFV认购债券,并支付面额100元的全额款项,发行人则获得所售债券的全部金额。

第二,银行以93元的价格向投资者出售年利率为8%的债券,由于购入价存在折扣,收益率会由原来的8%增至16%;最后,债券发行人以咨询费的名义向银行支付7元,但这笔钱可能在数月后才支付。

报道又指,银行除了获得额外佣金,同时也将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承销费。有关销售方式与正常做法不同,虽然承销商在债券销售中也会提供折扣,但较低的价格会显示在条款中,而且承销商不会获得后续报酬。

债券上市数周内即时抛售

值得留意的是,当存在「隐藏收益」的债券开始交易时,往往出现扭曲的价格,因为部分买家已获得额外收益,不会留待收息,而是在债券上市数天或数周内在市场上抛售,令收益率推高至接近「枱底」的利率。不过,多数债券交投十分冷清,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持有至到期。另有消息人士指,在香港发生这类交易规模之大,将远超过彭博所能够确认。

同时,这种「隐藏收益」违反了香港证监会对债券定价及销售奖励行为的规。报道引述证监会回应时则称,将对行为不符合预期标准的持牌机构采取监管行动,以维护香港资本市场的品质和诚信。

多数LGFV需付极高融资成本

信贷研究公司CreditSights亚洲策略主管Zerlina Zeng表示,一些实力较弱的LGFV急需资金,但全球与区域机构投资者都避开这些缺乏商业可行性的发行人,因此大多数LGFV必须付出极高融资成本来吸引高收益与投机性买家。

LGFV出现于约30年前,最初用于帮助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集资金,但许多项目的回报率很低,导致地方债务背负了巨额表外债务,而内地去年11月亦曾启动改革计划来削减这些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估计,截至2023年,LGFV总负债规模可能高达60万亿人民币。

为了减轻债务,中央政府也在限制了LGFV在境内新增贷款,迫使后者转向海外寻求融资空间,尤其是香港;而多数在港发售包含「额外收益」债券的LGFV,来自于经济增长疲弱、财政紧张的省市,例如河南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