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粉丝撑起泡泡玛特 总收入破130亿元 4大角色各卖逾10亿元商品 盘点13大具爆红潜力IP

更新时间:06:00 2025-03-27 HKT
发布时间:06:00 2025-03-27 HKT

潮玩巨头泡泡玛特(9992)与众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合作推出多款大受欢迎的IP角色,成功吸引全球大批粉丝抢购,就连BLACKPINK Lisa、赵露思、Angelababy等明星艺人也都纷纷入坑。泡泡玛特公布2024年度业绩,收入按年增107%至130.4亿元(人民币,下同),旗下有13个IP收入破亿元,4个收入更破10亿,包括LABUBU的THE MONSTERS,另外有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虽然官方并没有将全数收入过亿的IP公开,但集团指未来将全力聚焦于丰富IP类型,扩充IP资源库。那么除大热的LABUBU外,还有哪些IP具备有爆红潜力?

AI摘要:

  • 泡泡玛特年收入增107%至130.4亿元,13个IP收入破亿,4个破10亿。
  • CRYBABY增速最快(1537%),LABUBU所属THE MONSTERS收入最高(30.4亿元)。
  • 海外及港澳台收入增375%,CEO王宁业预计2025年总收入将达200亿元。

泡泡玛特去年总收益130.4亿元的基础下,毛利增1.25倍至87.1亿元,相当于毛利率66.8%,增5.5个百分点。泡泡玛特指,主要由于港澳台及海外渠道收入占比的增加,不断优化供应链端成本控制,及自主产品占比提升,外采商品逐渐减少。

以地区划分,泡泡玛特去年内地收入占79.7亿元,按年增长52%;港澳台及海外业务收入达50.7亿元,增长375%,占整体收入38.9%。

旗下IP表现方面,在LABUBU热潮下,THE MONSTERS全球迅速走红,泡泡玛特相关收入30.4亿元,大幅增长7.27倍,收入占比由5.8%大升至23.3%。其他破10亿元收入的IP当中,「CRYBABY」去年按年增长达15倍,年度收入贡献11.65亿元,增速跑赢THE MONSTERS。「SKULLPANDA」去年收入增长28%,为四大IP之中增长最慢,但仍贡献13.08亿元收入,排列公司第三大IP。

董事长兼CEO王宁业更预期,集团2025年收入有信心达200亿元,按年增长逾50%,预计海外及港澳台地区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按年增长逾100%,并希望未来逐步实现从百亿到千亿收入的迈进。

相关文章:泡泡玛特CEO料今年收入达200亿 海外销售可增逾100%

泡泡玛特指,去年共有13个IP收入过亿,包括LABUBU的THE MONSTERS,另外有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4个IP在去年分别实现收入30.41亿元、20.93亿元、13.08亿元和11.65亿元。
泡泡玛特指,去年共有13个IP收入过亿,包括LABUBU的THE MONSTERS,另外有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4个IP在去年分别实现收入30.41亿元、20.93亿元、13.08亿元和11.65亿元。

CRYBABY增速更胜LABUBU

四大IP中增速最快的「CRYBABY哭娃」由泰国设计师Nisa Srikumdee创作,以「哭泣无需感到羞愧」为理念,吸引蔡依林、杨谨华、Lisa等名人收藏。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眼眶中的大颗泪珠,希望透过这个设计传达「眼泪并非软弱」的讯息,鼓励人们面对情绪,坦然释放内心的感受。

CRYBABY推出后一娃难求,最新推出的情人节樱桃限定版一度需要透过抽签方式才能购买。其相关收入按年增速高达1,537.2%,年度收入贡献11.65亿元,增速更胜LABUBU在内的THE MONSTERS系列。

LABUBU成王牌IP 收入增7倍至30亿

增速紧随「CRYBABY哭娃」的是「THE MONSTERS」系列,由比利时籍的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与泡泡玛特在2019年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其中,LABUBU是系列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一对尖尖大耳朵、毛茸茸身体和9颗尖牙是最大特征。THE MONSTERS推出后迅速走红,2024年相关收入达到30.4亿元,大幅增长7.27倍,收入占比由5.8%大升至23.3%。

相关文章:拆解泡泡玛特有何魔力 有人4年消费逾10万 带LABUBU旅行如养孩子

MOLLY相关收入按年增1.05倍

增速排于第三的是经典IP「MOLLY」,由香港艺术家王信明Kenny Wong所创作,有著一双大眼睛及傲娇的嘟嘴。其于2006年诞生,并于2016年与泡泡玛特签订独家授权协议。MOLLY在天猫上线开卖的当日,200套预购商品在仅仅4秒内销售完毕。

除一般大小,MOLLY还推出半身的巨型公仔。通过跨圈层的内容创新与多元产品组合,MOLLY相关收入按年仍然达成了1.05倍的增长。

SKULLPANDA「漫相集」系列销量达26.5万套

四大IP中增速排于最尾的是由中国潮流玩具设计师熊喵所创作的「SKULLPANDA」,其高冷角色形象来自设计师本人。SKULLPANDA是能在宇宙与时间自由穿梭的女孩,大胆的个性在每次找寻自我的旅程中,都更加了解真实的自己。其中经典系列「温度」的累计销量超过79.1万套,成销量最高的单一系列。

2024年,SKULLPANDA推出「漫相集」系列,销量达到26.5万套,进而为粉丝带来更多元化的艺术与收藏体验,相关收入按年增27.7%。 

DIMOO销售额曾超越MOLLY

除点名的「4大IP」外,还有一些IP值得关注。如由中国艺术家AYAN所创作的DIMOO,首次亮相于2019年。这是个有著一头卷发的害羞小男孩,推出后亦迅速走红。2021年,DIMOO的销售额首次超越了MOLLY,成为泡泡玛特的主力IP之一。去年,泡泡玛特来自DIMOO收入达到9.1亿元,占比为7%。

《哪吒2》联名盲盒预售发货排至6月末

另外,春节期间内地电影《哪吒2》票房大热,泡泡玛特更同其联名推出「天生羁绊系列」盲盒,推出后被影迷追捧,线上、线下都卖到断货。目前预售发货时间更是排到6月末。

开设小野IP生活方式类快闪店

此外,2024年泡泡内部IP原创工作室PDC(Pop Design Center)旗下的HIRONO、Zsiga、 Nyota、inosoul等亦取得了出色成绩。其中,「HIRONO小野」由中国艺术家Lang所创作,将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以小野的角度展露。看起来有点小厌世的小野,被称为泡泡玛特的「二哥」,他的世界成为了许多粉丝的精神庇护所。去年,泡泡玛特来自HIRONO的收入为7.27亿元,占比为5.6%;来自Zsiga收入为2.45亿元,占比为1.9%;来自HACIPUPU收入则为2.24亿元,占1.7%。

泡泡玛特还在全球各大城市开设了小野IP生活方式类快闪店,除潮玩之外,还推出潮流服饰、艺术生活家居、收藏级绘画、雕塑等众多品类,相关收入按年升106.9%。

事实上,泡泡玛特堪称是一间专门「捧红IP的经纪公司」,自2016年MOLLY ZODIAC推出后,泡泡玛特正式走向「IP经济」。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在业绩会议中表示,国际化策略以IP为核心,进行不同品类创新,包括积木、毛绒、饰品、旗舰店,并认为其潜力巨大。

泡泡玛特创办人王宁曾用「部落」一词描述消费群,并指「你只要掌握了任何一个小部落的社交货币,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企业」。
泡泡玛特创办人王宁曾用「部落」一词描述消费群,并指「你只要掌握了任何一个小部落的社交货币,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企业」。

据内媒报道, 泡泡玛特在选择签约IP时,有三个关键标准,即符合大众审美、有标志性的辨识度及具备延伸性。在IP快速迭代的当下,频繁推出外观抢眼、变化多样、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公仔,甚至比有复杂故事的IP更具市场竞争力。

POP MART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