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猫|广东潮州渔民捕到韩江鼋 体重超5公斤

更新时间:13:00 2025-09-21 HKT
发布时间:13:00 2025-09-21 HKT

韩江潮州段再现「水中大熊猫」鼋,体重超5公斤。近日,广东潮州有渔民在韩江潮州市区段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韩江鼋,这也是近年来韩江流域发现的第6只韩江鼋。随后,有关部门将这只韩江鼋送往自然保护区内放生。

该物种已生存1.75亿年

据内媒报道,潮州市渔民在韩江市区段收网时,发现网中有一只形似「大甲鱼」的生物,与潮州市海综支队微信公众号所宣传的韩江鼋(yuan,普通话拼音)非常相似。

渔民立即将该生物解救上船,用大水桶进行养护,并迅速联系潮州市海综支队。该支队接报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联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院及南海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到场协助鉴定。

经专家鉴定,该生物系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韩江鼋,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身长45厘米,宽35厘米,重11.8市斤(约5.9公斤),健康状态良好。

冷知识

鼋是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世界最大淡水鳖之一,背甲可达2米,重70公斤以上。鼋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性成熟年龄晚(10年以上),由于栖息地生境被破坏,人类乱捕滥杀等原因,其野外资源极度濒危,200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EN),2003年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鼋是—种古老生物,迄今已生存1.75亿年,在自然界的数量远比大熊猫少,故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据历史记载,我国江西、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均曾分布有野生鼋的种群。2000年调查显示,全国约有200只鼋。据珠江水产研究所2014—2017年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在广东、云南、浙江、上海、福建等鼋的历史分布地实地调查后,仅在六个场所发现人工驯养成体鼋13只,历史分布的天然水域已多年没有发现野生个体的相关报道或信息。2004年10月,潮州市设立了「潮州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韩江于2020—2021年陆续发现鼋。

据相关专家介绍,发现鼋时,首先观察鼋的整体情况,包括测量鼋的各项指标,包括体重、体长等,再观察鼋的体表是否存在损伤,活动能力活泼程度,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反应能力是否正常。放生时,需选择适合鼋生存条件的地点,即水体清澈、水质良好且具备一定面积沙体清洁的沙滩,最好是确认已经存在鼋活动且没有人类活动的地点,在早晨或者傍晚气温较为适宜的时间进行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