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体演文出界论坛 谈发展优质民主 候选人:民主不是搭小巴
发布时间:12:38 2025-11-24 HKT
政府主办的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今日(24日)轮到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功能界别,候选人包括现任议员霍启刚,以及香港文学馆馆长、中通社副总编辑罗光萍。
霍启刚:艺术家难找场地
在政纲介绍环节,霍启刚选举口号为「协同、创新、超越」,他解释「协同」是打破现有界限,「如何将块饼做大」,连同其他业界,让他们支持体演文出界发展;「创新」是思维创新,举例指政府过去接纳其意见,逐步放宽康文署的管理范围,更好与市场接轨;「超越」则是对政府及业界的要求,争取更多资源。他提到,现时艺术家很难找到场地,他过去积极推动加快兴建场地,承诺未来会争取于社区设立文化空间。
罗光萍:争取更公平体育资源、拓展演艺空间
罗光萍则回顾创办香港首间文学馆的历程,强调「体演文出一家」的文化理念,并承诺若当选将争取更公平的体育资源、拓展演艺空间、推动出版转型政策。她盼成为业界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让政策更「落地」,承诺「未做到的我来做」。
论民主发展 霍:民主不是搭小巴 罗:同台论政体现优质民主
必答题环节,主持问及对香港发展优质民主有何具体建议。霍启刚指,回归前港英政府长期抗拒民主,直至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决定收回主权,才真正推动改革进程。霍启刚形容,「民主不是搭小巴」,并非一蹴而就,民主亦没有单一定义,欧美各国也存在多种民主模式。他认为香港需要的是合法、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并循序渐进推进的民主制度。
罗光萍阐述对「优质民主」的三层理解,首先强调制度设计应超越形式之争,避免互相抹黑,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其次以自身参选经历说明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她肯定霍启刚立法会表现之余,仍毅然参选,展现民主实践;最后呼吁市民于12月7日踊跃投票,认为此举既是对新选制的信心表态,亦是优质民主不可或缺的环节。她指与霍启刚同台论政本身,正是香港优质民主的具体体现。
罗光萍:埃及展印证香港具能力办国际活动
另一条问题是香港如何运用「超级联系人」与「超级增值人」角色,促进界别发展及推动国家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文化国家的交流。霍启刚指,香港文化界曾举办「亚艺无疆」等活动,强调应加强「走出去」的能力。他建议支持本地文化人才前往「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并扩大现有艺术节规模,「畀多啲资源」,积极增办国际汇演。他同时关注资源与场地是否足够,强调需为文化创作提供坚实支持。
罗光萍则以「埃及文明大展」首日吸引1.5万人次为例,印证香港具能力举办国际性活动、展览。针对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现有场馆,她强调需深化品牌故事内涵,加强传播力度,透过系统性的文化建设提升香港作为文化交流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抽签回答部分,霍启刚被问到业界该如何善用政府资源发展体育界。他以香港七人榄球为例,说明体育不仅能创造经济红利,更能回馈社区,支持运动项目长远发展。霍启刚指政府资助力度重视「三化」,但强调更应注重人才的专业化提升。他又表示,需吸引国际人才来港支援产业发展,而体育总会是当中最重要持份者,需透过商界的力量,为人才来港提供更大诱因,亦为业界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罗光萍被问到如何推动本地文化IP,她指本地虽拥有丰富的文化IP资源,如维多利亚港、李小龙等具香港特色的文化符号,却缺乏系统性培育与国际化推广,呼吁以深度叙事推动香港创意走向世界。她又指,将IP推到海外需深度思考,先思考「如何将IP的故事讲好,再讲好香港的创意故事」。
完整参选名单请参阅:立法会选举参选人名单|地区直选区区有竞争 功能界别多新人 选委界50人报名
记者:郭文卓
摄影:叶伟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