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饮食界|预制菜应监管?梁进吁参考内地经验 江志恒质疑:法国餐厅都用真空食材

更新时间:07:00 2025-11-18 HKT
发布时间:07:00 2025-11-18 HKT

立法会选举12月7日举行,今届功能界别选举新人涌现,其中已任25年饮食界议员的自由党张宇人弃选,交棒予党友、南区区议员梁进,对战香港稻苗饮食专业学会主席江志恒。对于应否立法规管预制菜,梁进认为预制菜定义及分类复杂,社会需时理解,但内地的预制菜技术较成熟,业界可参考内地的认证及宣传经验。江志恒质疑「八成食肆用预制菜」说法,强调政府需与业界探讨预制菜的定义及监管,尤其涉及食物安全。

饮食业寒冬 梁进:应推广茶餐厅文化

饮食界有136名选民,全属团体票。受北上消费、经济欠佳等原因影响,近年本港饮食业陷入寒冬,不时传出食肆结业消息。梁进接受《星岛》访问时形容,餐饮业正处于转型期,业界经营不易,由以往「开门就有生意」,转变为今日需「扭尽六壬」。他强调「打铁还须自身硬」,提升竞争力是业界成功关键。

梁进认为未来要优化人才培训,并向海外及内地宣传香港餐饮业优势,举例香港月饼、茶餐厅文化都有潜力。他认同业界存在「新陈代谢」,经营不善的食肆结业后,亦有新食肆开业,并不断改良营运模式。

江志恒:不会再提「狮子山精神」

江志恒则以「坚毅创新,为香港重塑新食力」为口号,他直言不会再提「狮子山精神」,因业界未必有同感,反而「坚毅」在饮食业更重要。他提到香港作为国际美食之都,至今仍未向联合国申请「美食之都」称号,落后于澳门、顺德等地,期望与政府合作共同推动,促进旅游业发展。

他又指,尽管业界面临挑战,但现时约有1.7万个食肆牌照,数量不跌反升,反映有心人仍投入饮食业。

预制菜争议|江志恒:法国餐厅用真空食材又系预制菜?

近年本港不少餐厅为节省成本,将部分食材甚至整道菜品转为预制菜,早前有茶餐厅被揭出售预制菠萝包,有业界人士更称「八成食肆用预制菜」。对于会否监管预制菜,政府早前指「预制菜」未有统一定义,业界及消费者的理解可能各有不同,会密切留意内地及本地的预制菜发展,采取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内地则计划加强监管预制菜,呼吁食肆提供预制食品要标明。

江志恒质疑「八成食肆用预制菜」说法,强调香港仍有许多厨师坚持手工制作,又指法国顶级餐厅亦会采用真空处理食材以保持品质,反问是否属于预制菜。他认为,预制菜的定义、执行及监管,尤其食物安全方面,需政府与业界共同探讨,而非一概而论。他建议在立法规管前,应加强宣传教育,让业界和市民更了解预制菜。

梁进:预制菜分类复杂 可参考内地经验

梁进认为,预制菜的定义及分类复杂,社会需时消化理解。被问及是否需立法规管,他指内地在预制菜的技术较香港成熟,业界可参考和学习内地认证及宣传经验。

相关新闻:

预制菜成风无得避?业界爆逾八成酒楼用预制点心:悭人手成本 味道划一「无惊喜」

预制菜︱议员促进一步监管 谢展寰:暂无国际定义 各人理解或不同

江:输入外劳减轻本地工压力 梁:须优化本地人才培训

外劳政策方面,江志恒强调本地劳工与外劳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协同效应,指餐饮业长期缺人,即使高薪亦难以招聘洗碗工,外劳不但能填补劳动力空缺,亦能减轻本地员工压力。他强调,许多外劳来港是为改善生活,雇主亦有付出,规定需有独立的洗手间、休息及煮食空间。他又提到人口老化严重,很多年届退休之龄的资深员工仍在岗位上,认为外劳有助平衡劳动人口结构。

梁进亦指业界长期面临人手短缺,举例有人为申请公屋而刻意限制入息,减少上班,「有员工会因为你接多咗酒席而唔做」。他认为外劳在经济转型期为业界提供支援,长远而言仍需优化本地人才培训,提升技能及服务质素。

记者:李健威

立法会选举候选人访问系列:

专访|谢邱安仪挑战零售界 倡保护本土品牌 邵家辉:议会经验助政策落地

专访.批发及零售界|邵家辉:自由党绝非「反对派」 谢邱安仪称贯彻敢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