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黄浩明获老板李家诚撑场 自称「公道植根在DNA」 赵式浩:我无大财团包袱
发布时间:17:57 2025-11-13 HKT
【立法会选举/地产及建造界】香港建造商会今日(13日)举办立法会选举候选人见面会,两名候选人──经民联及卓能集团执行董事赵式浩,以及恒基地产执行董事黄浩明──均有出席。赵式浩主张北部都会区(北都)发展应「拆墙松绑」、简化审批程序,并强调并无加入大财团、可持平发声;黄浩明则提出推行「1.5规划」概念,在北都先行临时工程,让市民即时有工开,同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强调「公平已植根在自己的DNA」。
出战地产及建造界的恒基地产执行董事黄浩明,获老板、恒地主席李家诚现身支持。李家诚表示,很高兴有同事可以服务社会,希望对方当选。被问及关注黄浩明恒地执董的身份会否产生利益冲突,李家诚强调,「在业界来说黄生出名公正」,保证不会有利益冲突。
赵式浩:北都应拆墙松绑 引东盟资金助转型
赵式浩的口号是「坚定再出发,持平为行业,年青有干劲」。他已两度参与该界别选举,并强调没有参与任何大财团、亦非核心管理层,纯粹有心服务行业,能够「无包袱地为业界讲说话」。他指未来北都发展是重要议题,立法会将有大量讨论,而自己「完全没有利益冲突」,在相关议题上毋须避席,为业界发声。他又说,自己42岁,「即使有任何问题亦可勤力跑多几场」,认为「中央亦支持议会年轻化」。
他续称,现时不能再单靠地产发展、买楼或起楼等思维带动建造界,否则经济将难以持续发展。他认为应组合其他资源与产业,带动地产及建造业发展。赵式浩又提到,目前行内不少大财团财政状况不及以往稳健,建议政府应积极招商引资,例如吸引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资金来港,称自己与东盟国家及内地均有良好关系。
谈及北都发展,赵式浩形容北都是香港未来的大方向,可振兴地产及建造行业,若成功当选,希望以商界力量推动北都发展。他建议政府「拆墙松绑」,举例如企业有意落户北都,可由委员会审核项目是否值得推展,若获通过,政府应积极配合,改善现行「双信封投标」等漫长程序。他又说,相关问题已讨论多年,北都可作为试点,若试行成功,可成为官员推行改革的契机。
黄浩明倡「1.5规划」先建临时工程 提供就业机会
至于另一名候选人黄浩明表示,「大家搭上同一条船,希望香港经济好」。他指出,经济好时地盘多、工作多,问题自然容易解决;但当经济不景,社会倾向节省开支,便会出现各种挑战。他认为当前最重要是推动公营及私营项目尽快上马,以带动行业发展。
在北都发展方面,黄浩明指,北环线要到2034年才通车,北都公路则要到2036年才通车,质疑「若全速兴建北都,铁路未得、公路未得,那如何?」他建议推行「1.5规划」,即先展开临时性工程,让业界即时有工开,而政府财政负担亦不会太大;待经济环境改善后,再兴建永久设施。他形容做法「不浪费土地、马上有工开,又可分担财政压力」。
对于如何协助中小企,黄浩明指出,虽然未必所有人即时投入北都发展,但当地已有可用,可考虑兴建5至10年期的临时建筑物,如康乐设施等,让中小型建筑商也能参与。他说:「不用块地放在晒太阳,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被问到如何利用行业资源构建关爱社会,黄浩明表示,社会要向前发展,必须和谐共融,「做生意做得好,同时要回馈社会」,强调业界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若社会认同业界贡献,业界声音自然更受重视,推动政策亦更容易。他最后强调,多年来参与不同大小工程项目,并非只代表公司,亦与业界多方合作。他说:「我认为很多事最紧要公道,这是植根在我的DNA之中。」
记者:林彦汛
相关新闻:
立法会选举 ‧ 地产及建造界︱恒地执董黄浩明出战 自言做事公道、熟悉业界 梁志坚郭基𪸩站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