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屋宇署遗漏工业意外个案处分 十年不作为惹特首不满 拟引入「部门主管问责制」

更新时间:09:13 2025-04-18 HKT
发布时间:09:13 2025-04-18 HKT

申诉专员公署前日公布主动调查行动结果,揭发屋宇署收到劳工处提供的建造业承建商定罪个案后,竟误以为要收到详细资料才跟进,没主动了解是否导致致命意外等情况,因而在2011至2021年的10年间,仅就一宗个案向注册承建商作纪律处分,个案更处理长逾6年,申请专员批评情况「绝对不理想」。

工业意外一宗都嫌多,屋宇署10年间的不作为,打击了政府机制和威信,既影响公众安全,亦令本该受罚者逍遥法外,变相纵容违规承建商继续合资格做工程。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公署调查报告令特首李家超感到震惊,昨日早祷会上非常关注事件并表达不满,批评是监管不力。消息指,李家超认为事件反映三大问题,一是组织文化,二是管治力度不足,三是主管督导责任不足,并正考虑推出「部门主管问责制」,以提升管治能力。政府期望引入新制度后,政府部门人员能「三省吾身」,主动找出问题、跟进处理、制订应对方案,并事后检讨反思,长远避免类似「误会」或遗漏不再发生。

着力提升治理水平是中央对香港的指示,具体要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着手,在不同领域完善决策架构、领导角色、权责分配和执行机制等。本届政府上任快将3年,施政团队除了要避免有惰性和惯性,也要及早介入问题、主动出击、推动变革,政府有意设立部门主管问责制度正恰逢其时,相信有助提升管治能力和质素,回应公众期盼。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表示,目前政府部门首长没有清晰的问责制度,倘有行政失当,较多是影响日后官场仕途,没政治问责成分,认为若设立部门主管问责制,可令部门首长有更承担和责任感,作出决策时作更全盘考虑,并倒逼主管更好督促下属做好其工作。他指设立部门主管问责制度需考虑周详,包括赏罚机制、时效性等。

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