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是独立个体 孩子来自于我却不属于我 父母角色是引导非主导︳儿童游戏治疗

更新时间:16:50 2025-11-21 HKT
发布时间:16:50 2025-11-21 HKT

早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深深吸引了我:「我的孩子不是我的,他来自于我,但不属于我。」这句话令人深思。母亲十月怀胎,诞下孩子,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望,实在难以言喻。然而,随着孩子快速成长,他们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学习态度、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独特的观点,这过程对父母而言既欣慰又煎熬 —— 一方面希望孩子能独立成长,一方面又渴望他们能依循自己的期望,矛盾的心情教人进退两难。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事实上,当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而非主导。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从零岁开始就应该接受良好教育,给予最好的资源,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为孩子指引方向。这种想法我并不反对,毕竟没有人天生懂得如何当父母,也没有「父母学院」教我们怎样育儿,只能凭借自身的成长经历、知识与体会去教导下一代,实在无可厚非。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我认识一对父母,从小学习钢琴,因此他们让孩子从两岁开始接受钢琴训练,逐级进阶。但到了第三级时,孩子突然表示不想再学,因为觉得弹钢琴很闷。父母听后非常失望,情绪波动了好一阵子。我问他们有何感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其实他有能力的,我们也没逼他,他慢慢学就会适应,迟些再劝他学回来。」我追问:「如果他坚决不再学呢?」他们回应:「应该不会的,我哋迟下转位老师再试下。」我没有再追问,因为我知道,他们仍然深信孩子是属于自己的。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孩子生来的使命是探索

但事实是,父母只是孩子来到世界的传送器。孩子的使命是探索、经历与创新,他们代表未来与未知,而我们父母则代表过去与局限。虽然我们可以陪伴他们经历,但最终仍需靠孩子自己去领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亲爱的父母们,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满满的爱,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可以提供生活所需,但我们不能控制他们的思想。亲子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沟通的质素。良好的关系是互相配合的,就像我会向我儿子学习 —— 原来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原来他喜欢这样玩;而他也会学习我对工作的态度、我作为父亲的责任等。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彼此尊重与理解。

袁志枫Jack 儿童游戏治疗师
一位在职爸爸,希望透过游戏治疗的方法令家长们轻松在家教育小孩。「家」 是教育的起步点,如能在小朋友成长早段介入,往后就能轻松管教。家长和小朋友的误会往往是大家频率sync不到所致,我会透过这平台让大家重新认识你的小孩。

袁志枫Jack 儿童游戏治疗师
袁志枫Jack 儿童游戏治疗师

 

相关文章︳担心小朋友很少和其他人互动?专家教4个社会性游戏理论拆解原由︳儿童游戏治疗

相关文章︳教导小孩接纳不当行为 先学习分辨对错 从中学社会规则与情感表达︳儿童游戏治疗

相关文章︳电子产品是福是祸?家长要做好一件事 网络可开启小朋友学习兴趣︳儿童游戏治疗

相关文章︳家庭的雏型如何影响小朋友成长?父母在孩子成长阶段要做3件事︳儿童游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