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专家教4个管教实战情境助家长应对 做好亲子沟通家庭自然正向

更新时间:07:15 2025-11-14 HKT
发布时间:07:15 2025-11-14 HKT

正向教育︳相信不少家长会疑惑,学校大推「正向教育」,抛出甚多专有名词如幸福五元素PERMA:正向情绪(Positive Emotion)、全情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意义(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24项性格强项、抗逆力和幸福感等,可是如何理解?又如何实践于管教中?香港树仁大学辅导及心理学系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专题课程项目经理、注册辅导心理学家章景辉(Jacky)笑言:「家长感到不明所以,全因很多项目都只是同学参与,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落地一点,一切由做好亲子沟通开始。」

校园建起安全网

在心理学层面,正向教育的堀起要由过往的心理学以「病态角度」理论说起,简而言之传统心理学侧重研究,就是由负面情况或情绪引起心理疾病。「近代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于是提出发展正向心理学,从研究发掘个人优点及强项来提升幸福感,结果正向思维对精神健康大有效益。」对于现时中小学推行正向教育,身为辅导心理学家的Jacky乐见其成。「个人认为是好事,师生皆得以学习用正向眼光欣赏自己,让老师懂得看见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试想想,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受到校园内有人疼锡自己,怎会抗拒上学呢?」良好的沟通与正向的师生关系,有助巩固孩子的情感发展,这正是PERMA理论中「人际关系」所强调的重点。「如果孩子不快乐,但返回学校有信任的老师可以倾诉,正正是一张强而有力的安全网,可以更有效保护孩子。」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花时间滋养关系

相信家长最想知,如何依着「正向教育」的模式来管教孩子。「说管教是言重了,讲到底都是维系亲子关系,大前提都是沟通。」Jacky说家长很多时陷入了理论中,亲子关系毋须一定要发挥24项性格强项种种,「相处时倾到偈至系最重要」。「家长常说孩子唔听话,大家相处时,你有没有回应过孩子的情绪?简单如放学后拖着孩子回家,孩子开心分享上学的事情,家长有回应吗?会不会你有你走、他有他行呢?这些平日的相处点滴,正是建立沟通关系的关键。预防胜于治疗,不是有事才想方法解决,平日无风无浪已经要建好防波堤。」Jacky说小朋友非常容易满足,他们长大后,往往会罕记自己曾经得奖、备受称赞的小片段,所以家长能让孩子抓紧生活上开心快乐的一刻,已经有效提升幸福感并达到正向教育的目的。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可是孩子总有顽皮时,在正向教育原则下,若然孩子犯错也不能责备?「首先当然不鼓励闹仔,正向教育鼓励家长培养正面亲子关系,但不代表孩子犯错时不管教,重点是要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不要盲目赞赏,比如偷窃是犯法行为,总不能说孩子是有苦衷就不责成吧!」如果遇上状况令家长生气,Jacky说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好嬲,因为你偷了同学的文具。」切记是事实陈述,真诚表达,点到即止。「明白家长管教子女,有时候真难以控制情绪,很多妈妈脾气过后就会责备自己,如果不是一些极端情况或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妈妈们,先放过自己,生气是正常的。」
一段正向的亲子关系是亲密而有界线,孩子放心分享心事,大人能明白孩子心情,彼此挚诚交流,因此所有关系都需要滋养、用心栽种。「我们往往忘记跟最亲密的人维持良好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需要好好维系,用心滋养,敞开心扉坦然相处。」

 注册辅导心理学家章景辉(Jacky)(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注册辅导心理学家章景辉(Jacky)(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专家教路:4个管教情境分析

J:Jacky

场景1:欣欣是小一生,某天妈妈接到老师来电,告之欣欣于课堂上偷吃饼干,妈妈可以如何在不责罚情况下跟欣欣解释事情轻重?

J:首先,家长先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不用开始就讲「要守秩序」这些道理,因为孩子根本不明白,直接跟欣欣讲老师致电这件事,表达「只是想知道发生甚么事?可以告诉我吗?」,这种情况可能是为食,也可能是更单纯真的肚饿了,那就对症下药或许改变早餐的分量、带备多一点小食在小息时进食,甚至跟欣欣一起商量对策,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与尊重,才解释其犯错的地方。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4招小撇步

  1. 虽然很难,但温柔而坚定的语气永远有用。
  2. 孩子未讲先喊好正常,给予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抒发情绪。
  3. 家长大反应,孩子就会大反应。
  4. 这个情境背后深意是亲子坦诚,家长坦承表达关注,与孩子一同讨论解决方法。

场景2:中秋节家人聚餐,志成跟表弟因为争吃鸡髀而吵架,志成爸爸告诫他「表哥要让表弟」,志成感到委屈并认定爸妈偏心。

J:华人社会常要孔融让梨,但小朋友想法直接「点解要让?」,分享是美德但如果鸡髀本来是表哥,为何要用「强迫」方法让出鸡髀?真正分享是无关大细、当「我愿意」变成「我被迫」,当然哭闹,爸爸可尝试问儿子是否愿意分少少鸡脾给表弟,愿意与否也要尊重,同时也尝试以另一种食物如雪糕吸引表弟,当二人完全情绪平静,才尝试讲道理。

3招小撇步

  1. 年长的孩子不想「分享」,不要因此责备其小器;要了解不想分享的原因,有时未必不合理。
  2. 当年长孩子愿意分享,大人要赞赏他,正面回馈。
  3. 教导年幼孩子,不能以哭闹达到目的,应礼貌询问人家是否愿意分享,也要有被拒绝的准备。
  (图片来源:PhotoAC)  ​
(图片来源:PhotoAC) ​

场景3:「我数到三,你再不收玩具,我就把它们全部丢进垃圾桶!」子健下午玩完积木后,一直不肯收拾,妈妈忍耐久了、即将爆发,这场情绪风暴一触即发。

J:坦白讲,去到这地步,妈妈真是会爆发(笑)。数「一、二、三」真不是理想方法,明白家长好忙,很多时是远距离叫孩子收拾,而孩子总会答「知道」,实则觉得「都未数到三」,所以妈妈应该走到孩子身边讲「执玩具」,因为孩子不明白妈妈因何紧张,而妈妈有感「要叫到第10次至做」,她已累积了九次挫败感,怎会不生气呢?

2招小撇步

  1. 妈妈可要求孩子一齐执拾,讲明「你执这个、我执那个」。
  2. 家长一旦表现𢛴憎,孩子就会聚焦「你咁紧张做咩」而忽视最初指令「执玩具」,冷静清晰在孩子面前发出指示,孩子较愿意遵循。
 (图片来源:PhotoAC)  ​
(图片来源:PhotoAC) ​

场景4:小晴是一位SEN孩,一天跟父母到快餐店,发现一心想吃的奶昔卖光了,小晴立即大叫大喊,当刻爸爸情绪也被带动有点激动,最终一家人好不容易离开快餐店,妈妈事后回想自责没有照顾好孩子,又因丈夫生气而苦恼。

J:这是常见情境。首先要明白,世上没有完美家长,当孩子特别是SEN孩子哭闹,带动到家长也有情绪,可能是部分家长的日常,家长不要过分自责。至于如场景中情况,家长可运用「情绪辅导管教模式」,先关顾孩子的情绪需要「知你不开心,但奶昔已经卖晒,不如我们先吃苹果批,明天再来买奶昔」,明确告䜣孩子事实(奶昔卖光),然后是处理方法 —— 不是不买,只是迟一点买,让孩子理解还是有机会达成心愿。


3招小撇步

  1. 常说孩子是看着家长情绪做人,但家长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也不要只是「顾住个仔」而没有闗顾自己。
  2. 明白孩子哭闹会尴尬,令事情变得复杂,如果可以的话,或许先远离「事发地点」,彼此也冷静。
  3. 事后家长间可尝试讨论事情,看待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共同找出调整情绪方法。
​(图片来源:PhotoAC)  ​
​(图片来源:PhotoAC) ​

文:刘佩桦  图:资料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正向教育│从「好I」到主动关怀 佛教中华康山学校 引导学生学会看见自己的价值

相关文章︳正向教育│保良局锦泰小学9种正能量融入正向教育 30分钟小息延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