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家教出网球名将 黄泽林爸爸黄悦明博士:「读书不止为糊口,运动非升学捷径」
发布时间:17:17 2025-09-30 HKT
亲子专访︳21岁网球新星黄泽林(Coleman)在今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杀入第三圈,成为香港史上第一人,媒体争相报导,陪同他返港的,还有「落机直踩开学」、担任小学校长的父亲黄悦明博士。黄校长教体育出身,两父子同为运动健将,作为父亲兼资深教育工作者,他深明每位小朋友都有不同能力及强项,除了义不容辞陪同子女一起追梦,亦致力协助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在校内引入多项体育活动,如三项铁人,还有新兴的地壶球、匹克球,推崇「Sport for all」,锻炼身体之余,更可培养学生的坚毅精神。

尊重孩子选择 发挥所长
黄校长从事教育超过30年,初时于中学教授数学及体育,后来有感教授小学可以为学生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及更多可能性,因而转教小学,期间更不断进修,成为博士。而这份好学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亦在不知不觉间透过言传身教影响着Coleman及其姐姐。

Coleman中学就读拔萃男书院,透过「顶尖运动员入学计划」获香港大学取录入读工商管理,更成为近期炙手可热的港产网球运动员。而Coleman姐姐同样优秀,曾就读协恩中学,现任职投资银行。谈及一对子女,黄校长满面笑容,充分感受到他为孩子们感到自豪。黄校长谦虚地说不敢称两名子女是尖子,二人性格截然不同,一动一静,做父亲的只能按着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来协助他们发展,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认识Coleman的读者或许早已听闻当初他接触网球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 姐姐突然发烧,身为父亲的黄校长因不想白白浪费金钱,只好找来当时五岁的幼子Coleman临时顶替,从此展开他的网球之旅。「虽则姐姐因病缺席了一次,但不代表她从此不再学网球,有一段时间是两姐弟一起学的,是后来姐姐觉得自己并不喜欢打波,更喜欢阅读。」黄校长指自己从不会将两姐弟作比较。「这样做其实是毁了一个小朋友,反而去到某个阶段,我会主动问他们是否想继续学,你想继续学完全无问题,但如果你有其他兴趣,也可以尝试发展。」更忆述起两姐弟小时候因自己与太太都要上班,由工人姐姐带着Coleman不时在维园练波,然后女儿便会静静地坐在一旁看书。「Coleman练两小时,家姐就真的在场边拿着书看足两小时。」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的想法,因应他们的潜能发展十分重要。就算这一刻Coleman说不想再打网球,他也不会反对。「这是你的决定,但你必须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正如Coleman为了当全职运动员而放弃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offer,黄校长也让儿子自由选择。

品格比输赢更重要 适时学会收口
从黄校长的分享可以知道,他是位相当开明、愿意给予孩子自由度的父亲。「管一定要,但问题是管多少。」他不认同自己是慈父,更表示自己在品格方面相当严厉。「Coleman自小我已经告诉他『打得差、输波我都可以接受,但我不容许你因此而发脾气、扔球拍或做出对别人不礼貌的行为』。严厉到如果发生这些事,我是不让他再打。」比赛难免有输赢,但如何用正面心态面对当中的压力、挫败,父母的引导不可或缺。「过程中真的经历了很多,从七、八岁开始打比赛,就算前几个月仍会有输了打电话回来哭诉的情况。先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听他发牢骚,待他冷静下来,肯听我们的意见时,再跟他分析。」黄校长提醒家长要多一点聆听孩子的声音,站在他们的角度和需要思考。「有些家长可能会问『点解你打成咁』,甚至跟孩子说『一家人洗咗咁多钱、时间』,这些说话往往是令小朋友最有压力的。」

谈及在Coleman网球路上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黄校长指不能用一个角色来概括。「因自己也喜欢打网球,在初学阶段我也曾在技术层面跟他切磋,如陪打、喂波,但他学了一年多之后基本上我已不够他打,我知道在这方面讲再多他也不会听,反而会破坏了我和他的关系。教练无论在质和量都比我这些业余人士好,所以那时我做了一个颇为正确的决定,就是在这方面收口。」之后当然便是做回第二个身份 —— 爸爸,关心和协助他。「他周围练球已经很辛苦,我有空就开车载他,他想吃东西就买给他,尽可能为他做一些事。」
兼顾学业与运动 自觉读书重要性
要达到今时今日的成就,Coleman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并非短短片言只语可以表达,日复日的训练只是基本,有时还要远赴外地参赛,要同时兼顾学业绝不容易。「小五、小六已经要每日去体院训练,当时我们住在港岛,放学之后去练习,回到家食晚饭都已经八、九点。」黄校长表示Coleman与很多运动员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便会很投入、专心,亦知道不能完全放弃读书,所以会把握学校的小息时间做功课、温习,更会主动说上课留心一点,就不用温习那么久,因此小学时是就读精英班。及后升读拔萃男书院,开始到处比赛,不是每日都能上学,黄校长亦提醒儿子:「如果你在学校的时间,就尽可能用心认真上课,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堂是否你最后的一节课。一旦转打职业,便可能不能再上学。」所以当时的Coleman亦十分珍惜回校上课的时间。尽管成绩说不上彪炳,但黄校长觉得有这个心也十分重要。

来到现在大学阶段,Coleman亦曾跟父亲分享:「其实以我现在于网球方面的成绩,不读大学都可以,将来应该可以找到工作。」黄校长相信儿子所言。「教波,又或者凭他认识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做生意也不成问题。但我跟他说『如果你不读书,你的知识、思想就维持在一个中学生水平;若然有机会再读下去,你的头脑、见识就不仅停留于此』。」而Coleman亦理解父亲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加上校方的酌情安排,使Coleman在做全职运动员的同时,能够继续完成余下的大学课程。
借运动锻炼勇气与意志
换回校长身份,黄校长认为不论是子女还是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小朋友的毅力和自信,有足够胆量面对失败。「尽早给予他们多些挑战,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举例,英文辩论、英文演讲都是不少学生害怕的事情。「的确一开始会害怕、容易失败,但我们就是要让你失败,试多几次就无事。」又或者出去比赛惨败。「就算10:0都好,先尝试。」现时黄校长的学校有不少体育活动,包括三项铁人、剑击,也有匹克球等新兴运动。他表示鼓励Coleman或学生做运动的原意从来不是想培养出一个运动高手或赢取奖项及为校争光,而是希望他们透过运动学习到当中的好处 —— 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训练个人毅力。

小学生玩三项铁人,或许会有人质疑是否要求太高。不过黄校长强调所有活动都是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与。「你喜欢、应付到的,报十样都无问题。我们甚至没有像坊间其他学校一样,要求学生『一生一体艺』。」虽然往年有不少毕业生凭着出色的运动表现于升中时获得名校青睐,但他称学校的学术水平向来有保证,升中派位结果理想,同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视运动为升学捷径。「要因应学生的情况,不要勉强。而学校对学生的成绩也有要求,需要花一定时间在学业上。只是这里比较着重自由,会给予学生不同选择,让他们尝试哪条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路。」

正如教养Coleman,黄校长起初也没有想过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职业网球手。对于Coleman屡获佳绩,作为父亲的他固然感到兴奋,同时亦期待儿子之后的表现。「今次比赛(美网)可以看出他的level真是提升了不少,我也和广大香港市民一样,想看看他还可以在网球路上走多远,未来在各个场合里面继续发光发热。」
文:林诗敏
图:李沃涛、星岛新闻图片库、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患脑麻痺无阻追梦考7科DSE入读大专 陈艺霖:相信自己能力,便可活出精彩人生︳亲子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