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暑期活动多元发展 让学生暑期走出传统课堂拓展生命经验︳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更新时间:07:16 2025-08-05 HKT
发布时间:07:16 2025-08-05 HKT

盛夏的香港,炽热的阳光不仅带来高温,更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教育时机 —— 暑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这两个月的价值远不止于学业的暂停,而是学生走出传统课堂、拓展生命经验的黄金时期。香港学生的暑期活动,正需要从单一的「海外夏令营+英语学习」模式,转向更丰富多元的发展方向,让暑假真正成为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暑期活动推介1:文化体验

从「观光」到「深度共学」,培养全球视野与在地认同。

文化体验应当成为暑期活动的核心元素。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学生却往往对自身文化根源认识不足。组织学生前往内地不同省份进行深度文化考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远比课本上的描述更为深刻。有中学校长带领学生到福建土楼进行为期一周的居住体验,学生不仅学习了客家建筑智慧,更透过与当地学童共同生活,理解了「家」文化的多样性。同样地,国际文化体验也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安排学生到东南亚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参与日韩传统工艺工作坊,或越南的公平咖啡种植都能培养真正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文化沉浸式学习所带来的情感连结,是任何语言课程都无法比拟的。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暑期活动推介2:科技素养

AI时代不落后,暑期正是探索创新的最佳时机。

科技素养的培养在AI时代显得尤为迫切。暑期正适合高小及中学生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接触前沿科技。香港多所大学及科技企业都开设青少年AI体验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基础编程、参与机器人设计,甚至尝试运用生成式AI工具完成创意项目。更值得推广的是「科技公益」模式,例如组织学生运用所学为长者设计简易智能家居方案,或为社区制作数位地图。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传授技术知识,更培养了科技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育必须让下一代不仅会使用科技,更能主导科技向善的发展。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暑期活动推介3:社会服务

走出舒适圈,用行动培养同理心与公民意识。

社会服务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暑假期间可以有更深入的实践形式。与其进行一次性的探访活动,不如设计为期数周的系统服务计划,让中学生担任社区中心儿童托管班的辅导员,或参与基层家庭居住环境改善项目,都能使学生真正走入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笔者见证过许多学生透过长期服务,不仅培养了同理心,更开始思考社会结构性问题。这种真实的社会参与,是培养负责任公民的最佳途径。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暑期活动推介4:职场体验

提前探索兴趣,为未来生涯铺路。

对于高中及大专学生而言,职场体验的价值无可替代。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各行各业都愿意为青年提供短期实习机会。从金融机构到社会企业,从实验室到创意工作室,这些实质的工作经历能帮助年轻人认清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暑期工作所赚取的报酬,若配合适当的理财教育,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经济自主的第一课。我们更应鼓励学生将职场见闻带回校园,与师弟妹分享行业实况,形成良性的经验传承。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让暑假成为生命成长的加速器

香港教育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暑期活动的多元化正是这种变革的缩影。当我们打破「暑期=补课+游学」的固有思维,转而将这段时间视为实践体验式学习的宝贵机会,学生获得的将远超学科知识。他们会建立起文化自信、科技敏锐度、社会关怀和职业视野 —— 这些正是未来世界所需的关键能力。教育同仁们,让我们共同为香港学生设计更有意义的夏天,让每一个暑假都成为生命成长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来源:PhotoAC)
(图片来源:PhotoAC)

 

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
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

 

 

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
曾任高主教书院校长,任内大幅提升学校成绩至Band 1A,对中小学升学策略素有研究;本身亦是前香港手球代表队及羽毛球青年军成员,现任多间学校校董并担任香港岛校长联会荣誉会员部执委。

相关文章︳拆解「好学校」迷思:Band 1光环外的5把量尺去量度是否「好学校」︳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新来港学童填补收生缺口:从制度差异到文化的4大融合 三方协作构建共融校园︳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财商教育应从小开始4大建议:建立终身受益的金融知识 防御突如其来的经济变化︳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赛场上的必修课:体育教会我们如何「败而不溃」︳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