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的必修课:体育教会我们如何「败而不溃」︳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发布时间:18:45 2025-07-29 HKT
在我数十年的教育与运动生涯中,从年轻时香港手球队的竞逐,到担任体育科主任带领学生征战校际赛场,再到退休后回望,体育所赋予人的独特成长养分,对我来说,是清晰而深刻,亦帮助我成为一校之长背后不断坚持的原动力。它最珍贵的价值,绝非仅仅在于奖杯或纪录,而是那堂任何课本都难以完整传授的必修课:在压力、挫败与低谷中,锻炼我们「败而不溃,胜而不骄」的韧性与心志。
「当下即转念」
运动竞技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与压力共舞,与成败交手。记得手球场上,关键时刻罚球线前的沉重寂静;记得校际决赛终场哨响,胜负分晓那刻的狂喜或失落。赢了,可能冲昏头脑;输了,沮丧更能瞬间吞噬信心。然而,比赛的节奏不允许我们迟疑。反要在失分后迅速调整呼吸,在失利后重拾专注,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稳定出手……这正是运动独有的「情绪管理」实战训练。它逼我们学会在心跳如鼓时保持冷静,在失望蔓延时点燃斗志,学会不让上一刻的失误绑架下一刻的表现。这份「当下即转念」的功力,是日后人生面对无数挑战时,最坚实的心理盾牌。

而体育的考验,远不止于赛场上的胜负。当热情与技术正处上升期,却遭遇伤病袭击,被迫远离赛场;当刻苦训练却迟迟无法突破瓶颈,成绩停滞不前 —— 这些无法预计,好像会必然发生的低谷状态,才是真正磨砺心志的砺石。受伤,教会我们忍耐与聆听身体的声音,理解康复的漫长与循序渐进的智慧及耐性。它消磨的不仅是体力,更是对意志的煎熬。成绩瓶颈,则考验着我们在看似徒劳的努力中,能否保持信念,调整策略,挖掘更深层的潜能。这些时刻,没有观众的欢呼,只有与自己的对话:是放弃,还是坚持?是怨天尤人,还是积极寻求出路?

「心志铸造场」
因此,体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它是一所「心志的铸造场」。它让我们在汗水与泪水中,在欢呼与叹息间,亲身实践了何谓「于低谷中奋起,于深渊中醒觉」的精神。这堂课的毕业证书,是刻印在骨子里的韧性与沉稳,让我们在日后无论面对学业、事业或生活的任何风浪,都能带着运动员般的意志,昂首前行。这,才是体育赐予生命最丰厚、也最不可替代的恩物。

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
曾任高主教书院校长,任内大幅提升学校成绩至Band 1A,对中小学升学策略素有研究;本身亦是前香港手球代表队及羽毛球青年军成员,现任多间学校校董并担任香港岛校长联会荣誉会员部执委。
相关文章︳在网络世界保护你的孩子:给家长们的5个锦囊︳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拆解「好学校」迷思:Band 1光环外的5把量尺去量度是否「好学校」︳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新来港学童填补收生缺口:从制度差异到文化的4大融合 三方协作构建共融校园︳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相关文章︳财商教育应从小开始4大建议:建立终身受益的金融知识 防御突如其来的经济变化︳高主教书院前校长杨世德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