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考试︳唔考试得唔得?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小一不考试 校长亲证「真系Work」!

更新时间:00:58 2023-12-11 HKT
发布时间:00:58 2023-12-11 HKT

小学考试︳位于天水围的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是一所直资男女校,属新界西区4所直资小学之一,作为一所具名气、升中派位理想(近9成学生获派第一志愿,而且不乏传统名校),大部分科目以英语授课的直资,种种表征好像告诉大家这是一所「谷」的学校,然而,学校早年已取消小一考试。潘嘉璇校长说:「小一不考试,是希望他们在较少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而且小学初期不应单靠分数去定义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尤其是刚由幼稚园升上小一的孩子,应该着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的培养。」究竟小学唔考试得唔?即由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潘嘉璇校长亲解!

小学考试︳未明白分数的意义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潘校长形容由幼稚园升读小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不论上课时间、学习模式、社交生活等都可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渡期,学校应该给予同学弹性和支持,让他们好好适应。「我们鼓励同学在较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好能更容易适应小一生活,而且分数对小一生来说不太容易消化,例如同学考获80分,对他们来说这失去的20分有甚么意义呢?既然未能于分数中获得启发和进步,倒不如暂时不考试了。」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潘嘉璇校长认为,小一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适应小学生活。(摄:郑慧盈)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潘嘉璇校长认为,小一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适应小学生活。(摄:郑慧盈)

开宗明义小一不考试,但相信大部分家长想知道,学校用甚么方法来评估同学成绩呢?「我们以一系列『进展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代替考试,包括老师观察、日常堂课及家课评估、课程总结等。进展性评估强调评估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将评估视为学习的一部分,老师着重透过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来引导学生学习,并与学生一起设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

潘校长认为小学初期,不应单靠分数去定义学生的能力与潜能。(摄:郑慧盈)
潘校长认为小学初期,不应单靠分数去定义学生的能力与潜能。(摄:郑慧盈)

小学不考试 家长要与学校配合!

常说理想与现实,总是有段距离;在一般概念中,欠缺考核好像不能掌握学业进度,但学校的升中成绩亮丽,可见理念没有离地,潘校长强调是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与协作成就。「要令家长对孩子对学习感到安心,最重要是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学业成绩的进步很直接,但更难能可贵是培育同学的正确学习态度,加强自律性及学习动力。」

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与协作成就。(图片来源:《亲子王》)
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与协作成就。(图片来源:《亲子王》)

然而,大部分评估都在学校日常中进行,家长应如何协助同学呢?「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方面尝试、多发问,保持好奇心,与孩子一起发问及发掘答案,这已经是令孩子喜欢学习的重要一步。其次是训练孩子自主学习,父母要放手让孩子执书包,减少陪伴他们做功课,这能令孩子明白自己必须对个人的学习负责任。」

考试适应期扩展至整个学年

学校着力让小一生好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将适应期扩展至一整学年,加上毋须应付考试,哪么还有甚么措施协助小一生呢?「小一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学习模式,难免会紧张不安,故学校设有『Buddy System』,每位一、二、三年级的初小同学,都会获配对一位四、五、六年级的高小同学,让每位初小同学与大哥哥、大姐姐结成buddy,进一步以朋辈形式协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潘校长说Buddy System除了让初小同学感到安心,高小同学亦能学习照顾别人。此外,小一生亦要投入「一人一职」计划,潘校长说:「同学各自出任不同的班务职位,互相帮助,好像班长及各科科长,不仅能帮轻老师的工作,加快学习步调,更可以让同学们体现为自己的职能负出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有服务业精神。」

Buddy System除了让初小同学感到安心,高小同学亦能学习照顾别人。(图片来源:《亲子王》)
Buddy System除了让初小同学感到安心,高小同学亦能学习照顾别人。(图片来源:《亲子王》)

至于学术方面,学校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普通话及广东话,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语授课,中文科与常识科则以普通话教授。「为帮助小一生适应入学后的语境转变,学校会安排先学习普通话拼音,英文科则以英语拼音开始 常识科亦会辅以广东话教学。数学科方面,小一至小三会先以广东话授课,及至小四至小六才改为英语教学。」潘校长说。

小一不考试就更讲求自主学习,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比单纯吸收课本知识更入脑。(摄:郑慧盈)
小一不考试就更讲求自主学习,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比单纯吸收课本知识更入脑。(摄:郑慧盈)

依评估制定课程

欢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当同学升上小二就要面对「有考试」的校园生活,会不会衔接不来?潘校长解释小一的「进展性评估」,就是帮助同学与考试接轨的工具。「评估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家长和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进而订立适当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小一的『进展性评估』针对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而进行,跟『总结性评估』(考试)相辅相承,让日后的学习更为有效。」基于香港的教育制度及升中安排,潘校长认同考核仍然是有其必要。「不过我们于整个考核过程中,最着重还是学生如何反思自己。」

相较于成绩,潘校长希望让小一生先好好享受校园生活,然后才于学习路程上拼劲。(摄:郑慧盈)
相较于成绩,潘校长希望让小一生先好好享受校园生活,然后才于学习路程上拼劲。(摄:郑慧盈)

学校着重「反思」,所以自2021年起,于每次考试后会让小二至小五的同学填写「试后反思」,让同学反思学习方法与策略是否适切。「最后由老师与同学一起检讨及改进,务求为每位同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温习方法及模式。」别误会「试后反思」是另一种分数追逐,潘校长说老师、学生及家学已有共识「求学不是求分数」,「反思」实际是让孩子更有系统地检讨自己不足,又或赞赏满意的地方,有助日后继续进步。「本学年开始,学校将家长日的重点由商讨成绩转为集中于学生学习及成长需要,同学会于『学习回馈日』,跟班主任及家长分享自己的学习反思,以及定立目标。」

小学加插「品格塑造课」

既学习反思,学校也重视培养同学的价值观,设有「品格塑造课」,潘校长说:「小一至小六都设有每周一节课,透过体验式活动和讨论等,让学生掌握价值概念,从而培养良好品格,继而了解个人与别人、社会的关系。」潘校长强调品格塑造课虽然独立成科,然而学习品格绝不限于此课堂内,不同科目皆可按其特质而渗透出不同的品格价值,例如数学科讲求精准、体育科讲求坚毅等,潘校长同时语重心长说:「父母对子女的品格塑造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拥有良好的品格,并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孩子潜移默化,便能吸收正面的影响。」

学校也重视培养同学的价值观,设有「品格塑造课」!(图片来源:《亲子王》)
学校也重视培养同学的价值观,设有「品格塑造课」!(图片来源:《亲子王》)

跟小一生Talk一Talk

三位小一生,女孩子们手拖着手、小男孩则眼仔睩睩好精灵,问他们知不知道今年不用考试,三个边点头边说「知道。」其中一个还细细声说「妈咪和老师都有讲过」;(不用考试,可是要不要温习呀?)Kyle一本正经回答:「要啊,因为都有小小默书和测验。」(困难吗?)「唔难!」三位一起答。Kyle说:「老师有跟我们一起温(习),然后叫我们回家再温。测验时,老师话唔识就吉咗先,答完后就返转头试答,要写晒识嘅先。」(可是你们知道升上小二就要考试吗?)Abby立即说:「哥哥现在读小二,所以我一早知!」噢,失敬失敬!Kyle和Hazel也附和说:「知道呀!」最后Kyle补多句:「无问题呀!」
无问题!非常有自信,太可爱了吧!

(由左至右)Hazel、Kyle、Abby都是小一生,异口同声说「返学好好玩!」(摄:郑慧盈)
(由左至右)Hazel、Kyle、Abby都是小一生,异口同声说「返学好好玩!」(摄:郑慧盈)


校长最难忘的考试

说了这么多不考试,事实是求学生涯总是会考试,潘校长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坦言心理学是她最难忘的考试。「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科,所以投放了不少精神及时间,虽然最后成绩并非十分彪炳,然而每一次温习,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潘校长鼓励同学:「考试少不免会受应考时的状态或其他因素所影响,成绩并不完全代表你于该科目的认知与能力,无论结果如何,也不需要执着或与人比较,而每次试后也是一个绝佳的反思机会,能够从成功或失败中获取教训,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中,这才是最重要。」

潘校长勉励同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次的努力和尝试,都是为个人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摄:郑慧盈)
潘校长勉励同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次的努力和尝试,都是为个人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摄:郑慧盈)

文:刘佩桦  

摄:郑慧盈

相关文章︳海外升学|芬兰零考试制度、个人化教育够幸福 升学专家:这年级赴芬兰升学最好!

相关文章︳海外升学|新西兰学制与英国相似 专家解构申请/陪读/面试须知 附5大学校推介

相关文章︳海外升学|新加坡陪读政策够吸引 教育顾问解构学制/学费/政策、6大私立/国际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