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揭旅游保险「魔鬼细节」|Claim钱预期有落差!旅程延误唔包自驾游/行李、航班Delay条款要睇清
发布时间:10:43 2025-11-17 HKT
消委会旅游保险|香港人热爱旅游,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旅行,都希望玩得开心又安心。很多人出发前会购买旅游保险,以防万一。不过,旅途中的突发状况,例如天气不佳、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都可能打乱计划,更可能引致额外的金钱损失。消费者委员会(下称消委会)今日(17日)就公布3则关于旅游保险索偿争议的投诉,发现当我们向保险公司索偿时,结果有时却未如人意。
消委会旅游保险投诉过案 1. 返抵香港行李延误31小时,索偿为何被拒?


李小姐在9月前往加拿大旅行,出发前已向A保险公司购买了旅游保险。整个旅程都十分顺利,直到她踏上归途。9月25日下午,她乘坐的航班准时抵达香港,但她寄舱的行李却没有随机到达。
经航空公司查证,原来李小姐的行李被遗留在温哥华机场。直到第二天的晚上约10时30分,航空公司才将行李送到她的住处。整个过程,行李足足延误了约31个小时。
李小姐翻查保单,发现条款列明「行李延误」每6小时可获赔偿,最高可达300元。于是,她向A保险公司申请索偿1,500元。没想到,保险公司却以「回程航班的行李延误不属于保障范围」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李小姐对此感到不解,认为旅游保险理应保障整个旅程,包括回程,因此向消委会投诉。
消委会跟进:保单条款是关键
A保险公司向消委会解释,保单中「行李延误」这项保障,其目的是为了让受保人抵达外游目的地后,若因行李延误而需要紧急购买必需品(如替换衣物、洗漱用品等)时,提供实报实销的补贴。
此外,保单的「不保事项」中也清楚列明,任何在受保人返回香港后所产生的损失,均不在「行李延误」的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指出,由于李小姐已返回香港的住所,家中应有足够的生活必需品,不存在需要紧急购物的实际需要。因此,经过审视后,仍然决定拒绝赔偿。最终,双方未能就此达成共识。
投保贴士:认清「目的地」与「居住地」的分别
这个案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购买旅游保险时,必须仔细阅读以下两点:
- 保障范围的定义: 了解保单中「行李延误」的保障,究竟是指在「外游目的地」的延误,还是也包括返回「香港居住地」的延误。
- 「不保事项」: 特别留意保单中列明的「不保事项」,很多时候,这里会明确写出哪些情况是不会获得赔偿的。
消委会旅游保险投诉过案 2. 因工业行动航班取消,为何买了保险也不赔?

郑小姐计划了一个长达两个多月的欧洲旅行。出发前,她细心地向B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全球保障的旅游保险,保障期由6月7日覆盖到8月1日,保费大约是850元。
6月7日,郑小姐顺利从香港出发。在欧洲游玩期间,她于6月26日预订了一张7月10日从意大利飞往英国的机票。没想到,出发当日航空公司因工业行动宣布取消航班,而且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复飞。为了不耽误之后的行程,郑小姐只能赶紧购买另一班在7月12日起飞的机票,这一延误,足足长达32小时。
机票是「出发前」还是「旅程中」购买?
回到香港后,郑小姐查看保单,上面写著航班延误每6小时可赔偿250元。因此,她向保险公司申请1,250元的赔偿。
但一个月后,保险公司却拒绝了她的申请。保险公司解释,虽然工业行动属于受保范围,但条款指明,这项保障只适用于在「旅程开始前(即6月7日前)」已经预订好的机票。由于郑小姐这张出问题的机票,是在她离开香港、旅程开始后才购买的,所以不符合赔偿条件。
郑小姐对此感到十分不满,她认为对于长途旅行来说,很难在出发前就买好所有车票和机票。于是,她决定向保险投诉局和消委会求助。
消委会跟进结果:保险公司愿意作「特别安排」
消委会介入后,B保险公司初期仍坚持原来的理据。不过,经过多番调解,保险公司最终愿意作出「特别安排」,向郑小姐赔偿1,250元,事件总算得到解决。
投保贴士:长途旅行更要读懂保单细则
这个案提醒所有喜欢去旅行的朋友:
- 了解细则: 购买保险时,不要只看价钱和大概的保障范围,一定要花时间了解清楚里面的详细条款,特别是关于「行程延误」或「行程更改」的部分。
- 留意购票时间: 如果您的旅程较长,并计划在途中才购买一些机票或车票,最好在投保前先向保险公司查询,确认这些「旅程中购买」的交通票是否也受到保障。
消委会旅游保险投诉过案 3. 日本租车自驾游遇大风雪被困 索偿被拒

近年来,越来越多香港人喜欢到外地自驾游,自己租车揸车,行程自由又方便。不过,这种旅游方式虽然写意,但遇上突发情况时,我们购买的旅游保险又是否真的能提供保障呢?徐先生在今年3月到日本进行为期七天的自驾游,出发前,他向C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旅游保险,保费约350元。
旅程其中一天,他中午驾车前往位于山上的酒店。没想到,途中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风雪,整部车被困在山区公路上,动弹不得,时间长达八个多小时。最后,徐先生需要召唤紧急道路救援服务才能脱困,并在救援人员的护送下,直到第二天的凌晨约5点才安全抵达酒店。
旅程结束后,徐先生认为这次意外缩短了他在酒店的住宿时间,也严重影响了住宿体验。因此,他向C保险公司申请索偿,要求赔偿紧急救援服务费和一晚的酒店费用,合共约10万日圆(约5,000多港元)。
然而,保险公司却回复,他的索偿申请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徐先生对此感到不满,认为自己的情况应该属于保单中的「旅程阻碍」或「旅程延误」,并要求保险公司重新审核。可惜,经过数星期的等待,保险公司仍然坚持原判,其后更没有再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无计可施之下,徐先生只好向消委会求助。
消委会跟进:揭开保单条款「细则」
C保险公司向消委会解释了拒绝赔偿的详细原因:
- 不符合「旅程阻碍」的定义: 保单列明,「旅程阻碍」保障的是受保人需要缩短整个旅程提早回港,或更改路线所造成的损失。徐先生只是延误了抵达酒店的时间,整个旅行计划并未缩短或更改,因此不适用。
- 不符合「旅程延误」的定义: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保单指明,「旅程延误」保障的是公共交通工具(例如飞机、渡轮、巴士或火车)因恶劣天气等原因延误。受保人必须持有相关的登机证或车票作证明。然而,徐先生所租用的私家车属于自驾性质,并不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因此无法获得这项保障。
保险公司表示,已检视过保单中所有其他保障项目,例如个人意外、医疗费用等,但徐先生的情况全都不适用,因此最终未能作出任何赔偿。
投保贴士:自驾游投保前要问清楚
这个案提醒我们,自驾游的风险与一般乘搭公共交通的旅行有所不同。在购买旅游保险时,必须注意:
- 「旅程延误」通常不保自驾: 大部分标准旅游保险的「旅程延误」保障,都只限于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
- 了解清楚条款定义: 不要单凭「旅程阻碍」、「旅程延误」这些字面意思去理解,应细心阅读保单内对这些词语的详细定义。
- 查询额外保障: 如果您计划自驾游,投保前应主动向保险公司查询,保单是否涵盖与自驾相关的意外(例如租用的车辆发生故障、因天气被困等)。有需要时,可考虑购买专门为自驾游而设的额外保障,才能玩得更安心。
消委会教路:旅游保险精明消费锦囊,4大贴士你要知!
从上面几个真实个案可见,买旅游保险原来大有学问。想玩得开心又放心,出发前就要做好功课。消委会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四大贴士,只要记住,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贴士一:投保前做足功课,保留所有「证据」
每一份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条款都不同,价钱平不代表最好。购买前,大家应该:
-
货比三家,睇清条款: 花少少时间比较不同保险计划「保啲乜」和「唔保啲乜」(即保障范围及不保事项)。
-
有疑问,先问清楚: 如果计划去玩一些特别活动,例如潜水、滑雪,甚至跳降伞等,不确定保险是否受保,就一定要在买之前打电话问清楚保险公司。
-
保留所有单据: 投保后,记得要保存好保单文件、预订酒店和机票的纪录、以及所有消费收据。万一需要索偿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贴士二:自驾游要「额外保障」,普通旅游保险或不够
自驾游虽然自由,但风险也和一般旅行不同。大家要留意:
-
普通旅游保险未必保自驾意外: 正如徐先生的个案,因天气或车辆问题引致的延误,很多普通旅游保险的「旅程延误」保障是不包括自驾部分的。
-
考虑「租车专用」的额外保险: 租车时,可以考虑加购一些专为租车而设的保险,例如:
-
碰撞损害豁免险(CDW): 简单来说,就是万一租来的车有碰撞或损坏,可以减少甚至免除你的维修赔偿责任。
-
第三者责任险: 如果不幸发生意外,撞到其他人或车,这份保险可以帮忙赔偿对方的损失。
-
紧急道路救援: 有些保险计划提供24小时的拖车或紧急维修支援,对于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驾车,会安心很多。
-
贴士三:读懂保单内的「字典」,魔鬼在细节
每份保险合约后面,通常都有一页叫「词汇释义」,就像一份专为这份保单而设的「字典」。它会清楚解释保单内每个关键词语的意思。例如:
-
「旅程」可能定义为由「离开香港一刻」开始计算。
-
「预订旅程」可能指明是「出发前已付款」的项目。
这些定义直接影响索偿的结果,就好像之前郑小姐的个案,就是因为机票在「旅程」开始后才买,而不符合「预订旅程」的定义。所以,投保前一定要细心阅读这部分。
贴士四:与保险公司有争拗?去哪里求助?
如果不幸与保险公司在索偿上出现争议,并且无法解决,大家除了可以联络消委会外,还有以下两个机构可以帮忙:
-
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
-
负责什么? 主要监管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的操守。
-
什么时候找它? 如果你怀疑保险经纪在销售时有误导、讲大话,或用了不良手法,就可以向保监局投诉。
-
-
-
保险投诉局(投诉局):
-
负责什么? 专门处理关于「索偿」的争议。
-
什么时候找它? 如果你认为保险公司应该赔钱但他们拒绝,或者你对赔偿金额不满意,就可以向投诉局求助。
-
-
资料来源:消委会《选择》月刊589期
延伸阅读:港人入住大阪胶囊酒店被偷银包!现金/信用卡/身份证全失 2点质疑酒店监守自盗:超级可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