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生活津贴2025|长生津/生果金(高龄津贴)下月加1.3%!最新金额/资产上限/年龄要求/离港限制/发放日期一文睇清
发布时间:08:30 2025-01-02 HKT
长者生活津贴2025|长生津/生果金(高龄津贴)最新金额|政府推出「公共福利金计划」,旨在照顾长者的需求,其中包括了两项福利: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和高龄津贴(生果金)。这两项福利的申请年龄和资格有所不同,其中高龄津贴(生果金)无需资产审查,只需要年满70岁即可申请。去年12月6日,立法会财委会表决通过,由2025年2月1日起把公共福利金计划津贴(包括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伤残津贴)金额上调 1.3%。《星岛头条》将为各位老友记,整理长生津和生果金之最新金额、资产审查、年龄要求、离港限制、所需文件、发放日期等资讯。
长者生活津贴2025|长生津/生果金(高龄津贴)2月1日起最新金额加1.3%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去年12月6日通过9亿2700万拨款调整综援计划标准项目金额和公共福利金计划津贴金额,即意味由2025年2月1日起,上调1.3%,以下为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和高龄津贴(生果金)今年的最新金额:
| 年度 | 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 | 高龄津贴(生果金) | 加幅 |
| 2024年 | $4,195 | $1,620 | / |
| 2025年 | $4,250 | $1,641 | 1.3% |
长生津/生果金2025|资产审查/年龄要求/离港限制/发放日期/所需文件懒人包
1. 甚么是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
长者生活津贴,俗称为「长生津」,属政府公共福利金计划津贴计划下一项无需缴纳供款的社会保障措施,其资金完全来源于政府的一般收入。该计划旨在为年满65岁且经济状况困难,而入息及资产并没有超过规定限额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别津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品质。
2. 甚么是高龄津贴(生果金)?
高龄津贴,常被称为「生果金」,主要目的是为年满70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发放现金津贴,以协助他们应对因年龄增长所带来的特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无需接受任何经济状况的调查。
3. 生果金与长生津有甚么分别?
点击图辑了解生果金与长生津:
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和长者生活津贴(称为长生津)在申请年龄、资格条件及发放金额上皆有所不同。申请生果金时,并未设定资产上限,因此无论财务状况如何,任何人皆可提出申请。相比之下,长生津的申请年龄要求较低,即65岁,但其申请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资产限制。
4. 生果金与长生津能否同时申请?
长者不能同时申请高龄津贴(生果金)与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只能领取其中一项。
5. 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 最新资产审查/年龄要求/离港限制要求
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最新资产限额:
长生津的资产限额上限于2024年2月1日起有所提升,单身人士与夫妇资产审查限额、每月总入息限额见下表:
| 资产限额 | 每月总入息限额 | |
| 单身人士 | $401,000 | $10,710 |
| 夫妇 | $608,000 | $16,330 |
(由2024年2月1日起生效)
如何定义资产?
入息的来源包括工资、手工业或商业收益等多种形式,具体涵盖薪金、工资、每月的佣金或奖金,以及自雇人士的月收入。此外,退休金或长俸、租金的净收入及固定的年金收益也属于入息范畴。家庭成员或亲友的金钱援助(无论是零用钱还是家庭开支)同样算入入息。值得注意的是,从安老按揭(仅限以自住物业抵押的安老按揭计划)及保单逆按计划获得的每月款项,可以被豁免计算在入息中;然而,未使用或未动用而积累的储蓄则会被视为资产。
如何定义入息?
资产的范畴包括土地、非自住物业、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及其他投资(如债券、基金、独资或合伙企业的股份以及累积退休权益)、用于商业或投资的车辆(如的士和公共小巴)及其营业牌照,还包括金条和金币等(自用首饰可获豁免)。然而,自住物业、未来自用的骨灰龛及保险的现金价值则可免于计算作资产。如需获得入息及资产的详细资讯,建议查阅社署专页相关内容。
长生津年龄要求、离港限制等申请要求:
-
年满65岁或以上
-
每月入息及申报资产不能超过上述限额
-
成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
-
在该年内如离港不超过90天,亦视为符合连续居港一年的规定(包括前往内地、澳门或海外国家/地区)
-
领款期间于香港居住
-
没有领取综援或高龄津贴(生果金)
最新离港限制:
根据2023年9月社会福利署最新安排,合资格者申请津贴前最多可离港日数,由56天放宽至90天。有关放宽申请,社会福利署解释是为了方便居住在大湾区的香港长者,资料显示截至7月底已有近2.4万居住在广东的长者受惠于该计划。
社会福利署会否就长生津申请个案进行入息及资产审查?
社会福利署(社署)将对所有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的受惠人士进行定期的资格覆检,旨在确认他们是否仍符合持续领取津贴的条件。同时,为了防范滥用及诈骗政府资金的情况,社署将依据需要,定期与其他政府部门、银行及相关机构进行资料核实,以确保受惠长者或受委人的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受惠者及其代表需与社署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
社署将以六年为一个覆检周期,所有领取长者生活津贴的个案必须在每个周期内接受一次「全面覆检」(可通过办公室会面或必要时进行家访)以及一次「邮递覆检」。
6. 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申请所需文件
提交长者生活津贴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文件的副本:
-
身份、年龄及居住证明:
- 例如:香港身份证、出生证明书等。
-
银行帐户证明:
- 例如:银行存折的首页、月结单等,必须清楚显示申请者的姓名及户口号码。
- 仅接受个人户口作为领款用途,联名户口则不适用。
-
离港纪录:
- 需提供申请者在申请前一年内所有旅行证件(如护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证身份书等)的离港纪录及相关个人资料的页数。
-
配偶或同居人士的身份证明:
- 仅适用于婚姻状况为「已婚」或「同居」的申请者。
7. 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申请方法
长者可于年满65岁后,或于65岁生日前一个月内,循以下途径提交申请:
- 「智方便+」用户如已启用数码签署功能,可直接填写网上表格;
- 按此下载「公共福利金计划申请表」,填妥后连同有关的证明文件副本寄回或亲自交回社会保障办事处
- 亲自或由亲友亲身到社会保障办事处办理
- 以电话﹑传真﹑电邮﹑网上表格或邮递方式提出申请
- 由政府部门或其他非政府机构转介
8. 高龄津贴(生果金)申请资格/年龄要求/最新离港限制
生果金基本申请资格要求:
- 年龄要求:年满70岁或以上;
- 居住年限:必须成为香港居民至少七年;
- 连续居住:在申请日期前,需在香港连续居住至少一年。如果在这一年内,离港天数不超过90天,则仍可视为符合连续居住的要求。
生果金资产限额:
申请高龄津贴(生果金)不设资产限额要求,毋需入息审查。
其他要求:
- 申请人在领款期间必须继续居留在香港(可参阅「申请人须符合的居港规定及在领款期间的离港宽限」(2023年9月版本)
- 申请者不得同时领取公共福利金计划下的其他津贴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
- 申请者必须不在合法羁留中,或不在惩教院所服刑。
注意事项:
不符合资格的人士:非法居留者及未以定居理由获准在香港居住的人士(如输入劳工及旅客)均不具申请资格。
特殊情况考虑:在评估申请者是否符合上述连续居住条件时,若申请者在该期间在海外从事有薪工作或就医,且能提供充分的文件及合理理由,则其离港天数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豁免计算。
9. 生果金申请所需文件
在提交申请表的同时,需附上以下证明文件的副本:
-
身份、年龄及居住证明:
- 例如:香港身份证、出生证明书等。
-
银行帐户证明:
- 例如:银行存折的首页、月结单等,必须清楚显示申请者的姓名及户口号码。
- 仅接受个人户口作为领款用途,联名户口则不符合要求。
-
离港纪录:
- 需提供申请者在申请前一年内所有旅行证件(如护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签证身份书等)的离港纪录及相关个人资料的页数。
10. 生果金申请方法
长者可于年满70岁后,或于70岁生日前一个月内,循以下途径提交申请:
- 「智方便+」用户如已启用数码签署功能,可直接填写网上表格;
- 按此下载「公共福利金计划申请表」,填妥后连同有关的证明文件副本寄回或亲自交回社会保障办事处
- 亲自或由亲友亲身到社会保障办事处办理
- 以电话﹑传真﹑电邮﹑网上表格或邮递方式提出申请
- 由政府部门或其他非政府机构转介
11. 长生津或生果金发放流程
成功申请长生津或生果金后,发放将从社会福利署收到申请的日期起算(如果是由其他机构转介的话,则以申请日期或转介日期为准),以较后的日期作为起算点。津贴将会每月发放一次,自动存入申请者或其受委托人的指定银行帐户。在特殊情况下,社会福利署亦可安排将现金直接送到申请者手中。
在领款期间的离港宽限:
公共福利金的受惠者在付款年度内须至少在香港居住60天,即可获得全年的津贴。该年度内,受惠者最多可在香港外逗留305天(闰年则为306天)。
12. 有关长生津/生果金的查询方法:
- 星期一至五:上午8时45分至下午1时
- 下午2时至下午6时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 部门热线 2343 2255
- 网上查询方法:1823网站
长者可到社会保障办事处申请高龄津贴(生果金)或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社会保障办事处于多区均有中心,各个办事处地址及电话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