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芝姑娘 - 从失败中崛起: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家长教室
发布时间:12:00 2025-11-20 HKT
家长跟孩子玩游戏,很多时会故意让孩子胜出;而很多孩子在游戏或比赛中落败会发脾气。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看待失败?失败不是终结,而是教我们找出问题加以改进。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让失败成为孩子的成长阶梯。
美国史丹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S. Dweck提出了两种心态模式:「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及「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来提升;而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及不能改变。Dweck的研究显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更好,面对压力时更坚韧,甚至长大后更容易成功。
学习失败如何与成长型思维连结?失败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家长应教他们从失败中学习,养成成长型思维。举例说:孩子测验只得60分,他哭着告诉妈妈:「我永远学不会!」妈妈本想安慰他「没事,你本来就聪明」,但这其实是固定型思维的陷阱。家长应转换方式,一起检讨试卷,问「这题错在哪?我们可以怎么练习?」让孩子学会「失败是暂时的,我能改变」。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力量——它让孩子从「我失败了」转变为「我从中学到甚么」。
培养成长型思维不是一蹴而就。家长可先调整自己的语言,不要只赞扬结果,如「你考第一,好厉害!」这让孩子觉得价值在于「赢」;应该改为赞扬过程:「你花了很多时间练习,真努力!」这样,孩子明白努力带来进步。其次,家长可与孩子分享失败故事,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遇到挫折,同样需要坚持和面对。再者,创造安全的失败环境,不要害怕输,失败了就说「再试一次,我们一起想办法」。学习失败不是教孩子「接受败北」,而是教他们「拥抱挑战」。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他们不仅会变得更强大,还能勇敢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文:韩咏芝姑娘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韩咏芝姑娘。
延伸阅读:
Laura姑娘 - 饭桌变手机派对?一家人如何重拾聊天乐趣|家长教室
梁康民 - 正视考试分数|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培养子女的「数码素养」|家长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