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富正 - 深化青年成长与思考 从扩阔视野开始|学友智库

更新时间:14:30 2025-11-19 HKT
发布时间:14:30 2025-11-19 HKT

社会各界一向重视青年培育的工作,培养青年对香港和国家发展的关怀与责任感。现时中学课程中的「其他学习经历」已纳入不同形式的社会服务和与工作相关的体验,协助学生达至全人发展。通过亲身参与义工活动或职场实习,学生能接触社会不同阶层,从互动与观察中,建立服务精神。

通过亲身经验能让青年更直接地感受社会的真实面貌,但要深化成长与思考,仍需要有进一步的「导引」。以下列举一些「导引」的方法:

1.从关注公共政策的文件开始:今年9月公布的《施政报告》,提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及高端人才集聚地,并扩展「三层应急机制」至小学高年级,加强对有需要学生的支援等。通过阅读及讨论《施政报告》内容,青年不但能了解政府的施政方向,亦能掌握香港在教育、创新与社会发展上的重点规划。

2.了解国家层面的发展蓝图: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下旬审议了新一轮「十五五」规划(2026至2030年)的《建议》,该规划纲要预计将于2026年3月的全国「两会」正式发布,届时将确立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对香港青年而言,了解「十五五」的方向,有助掌握国家与香港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上的关联,从而清楚自身定位与未来机遇。

3.从12月7日立法会选举出发:近月各区的候选人在论坛分享其对社会议题的主张,对青年而言,是一次学习的良机,通过关注不同候选人的政纲,不仅能了解社区发展与社会需要,亦能思考如何以自身角色参与公共事务。

关心社会是一种需要培养的习惯。青年可从不同途径,譬如关注《施政报告》、认识「十五五」规划,或从立法会选举出发,逐步打开社会视野的起点。当青年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融入社区、关怀国家,便能不断装备自己,成为推动香港与国家共同进步的新一代力量。

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方富正

本栏由学友社学友智库专家及嘉宾轮流撰文,交流学与教经验;本文作者为学友社全人发展部主管,专注于全人发展及领袖培训。

延伸阅读:
梁丽婵 - 全运会与教育实践创新|学友智库
高晓君 - 不时不食 四季养生|学友智库
梁国成 - 润物细无声|学友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