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贤 - 国之瑰宝|青史劄记

更新时间:15:00 2025-11-09 HKT
发布时间:15:00 2025-11-09 HKT

近日法国罗浮宫再次登上新闻头条,却是因为法国皇室珠宝被盗。虽然部分贼人被捕,但被窃珠宝至今下落不明,甚至有指镶有宝石的首饰很大机会已被永久摧毁。

罗浮宫的保安问题固然令人关注,但其实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都长期面临资源紧绌的问题,保安、保存、盘点等事项都经费不足,令文物曝露于风险之中。

在现代社会,文物保育依然充满挑战,如此就令人更佩服在战火中奋不顾身守护文物的英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其中一件可能最年轻的常驻展品,便是抗战时故宫文物迁徙所使用的木箱。当时故宫重要文物先被运送到上海,及后保存到南京,在日军步步进逼后,西迁到四川。箱子的坚实和斑驳,显示出当时运输工作的艰辛。

在欧洲,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在二战期间,将文物密封在特制的保护箱中并掩埋,以避免遭到破坏和掠夺。现时展览的古希腊雕塑旁边,部分便放有当时该文物被工作人员放入稻草堆,甚至放入地底的图片,以提醒人们保护文物的不易。

有趣的是,不少著名文物都有失而复得的故事,为它们添上传奇色彩。《蒙娜丽莎》声名远播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由于其在1911年被盗、两年后被寻回的传奇故事。

这次罗浮宫珠宝盗窃事件发生后,部分现场更意外成为新的「热门景点」,游客纷纷到访贼人破窗而入的位置「打卡」。

这次事件不幸中之大幸,便是贼人在逃跑途中,遗漏了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的后冠。虽然后冠损毁严重,但依然可以修复。作为法国现存唯一的皇室后冠,配上这段经历,相信会成为罗浮宫又一件招牌文物。

但愿世界各地的文物可以多一些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少一些从此消失的令人惋惜。

文:周正贤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成员,现为见习律师。

延伸阅读:
张玮宗 - 谈谈图书馆与历史文化传承|青史劄记
张玮宗 - 从物质文化看中国历史 - 青史劄记
周正贤 - 五感博物|青史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