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拆解儿童疫苗7大迷思 3种情况不宜接种 针后出现甚么症状需求医?

更新时间:15:42 2025-09-15 HKT
发布时间:15:42 2025-09-15 HKT

本港婴儿从出生起就要定期打针、接种疫苗,免受各类传染病侵害。除了政府免费提供的「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外,不少新手爸妈都会带孩子去坊间医务所接种额外预防针。消委会综合了2位专家及衞生署的意见,揭开了儿童疫苗7大迷思,包括针后出现甚么症状需求医?多于1针的疫苗是否须接种同一品牌?

消委会拆解儿童疫苗7大迷思 3种情况不宜接种

消委会《选择月刊》第587期邀请了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曹忠豪、香港大学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关日华医生及衞生署,拆解儿童接种疫苗7大迷思,让各位新手爸妈都可了解疫苗相关的注意事项:

 

 

消委会|拆解儿童疫苗7大迷思:

1. 部分家长安排婴幼儿在私营机构额外接种疫苗,是否有必要?

衞生署将一种疫苗纳入「免疫接种计划」前,会先审慎考虑多项因素,包括:

  • 流行病学情况
  • 因疾病而造成的医疗负担
  • 疫苗的安全、效能、副作用、成本效益和供应
  • 公众对接种有关疫苗的接受程度
  • 是否有其他的预防方法

现时「免疫接种计划」已覆盖12种对公共衞生有重要影响的疾病(如麻疹、水痘及乙型肝炎等),接种其他疫苗多为针对具潜在重症风险的疾病(如轮状病毒或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或减低情境性风险(如旅行前或前往特定地区),提供个人保护。

曹医生及关医生建议,家长应咨询家庭医生的专业意见,了解有关特定疾病对子女的健康影响、接种相关疫苗的潜在益处和风险、以及接种疫苗的相关资讯,并根据医生对个别儿童的健康状况及过往病历等因素所作出的评估,决定是否为子女安排接种,以提供个人保护。曹医生指,本港衞生署或家庭医生可提供最新本地流行病学数据,以协助家长作出决定。

2. 市场上有哪些政府免费计划以外的疫苗,家长可考虑为子女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
  • 适用于6星期大婴儿的口服疫苗,并须在6至8个月大前完成接种。目前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治疗方法主要是纾缓症状,例如补充流失水分及控制体温。如怀疑出现脱水情况,应尽快求医接受适当治疗。除保持良好的个人、食物及环境衞生外,接种疫苗亦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 适用于2个月大以上婴儿(具体年龄限制视乎疫苗类型及品牌而定),可单独或与其他疫苗一同接种,例如五合一(白喉、破伤风、无细胞型百日咳及灭活小儿麻痺疫苗) 或六合一混合疫苗(五合一加上乙型肝炎疫苗)。
     
  • 不过由于本地侵入性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发病率一直偏低,「科学委员会」目前没有建议将此疫苗列入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内。
ACWY及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
  • ACWY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适用于岁数为6星期(部分为9个月或1岁) 或以上的人士,而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适用于岁数为2个月或以上的人士。
     
  • 基于香港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的甚低发病率,「科学委员会」并不建议将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纳入免疫接种计划。
     
  • 专家建议有较高暴露风险的外游人士(如计划在12月至6月前往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前往沙地阿拉伯麦加参加朝觐、小朝;或长期逗留海外的人士)和免疫力弱人士接种。
甲型肝炎疫苗
  • 适用于1岁以上幼儿,如需前往甲型肝炎流行地区的旅游人士, 或较常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的人士(如患有凝血因子疾病而需要接受血浆衍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人士)可考虑接种。
     
  • 「科学委员会」建议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尤其适用于高危人士,包括易受感染群组和较常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的人士。

 

3. 部分疫苗多于1针,如儿童没有打完所有针剂,对健康有甚么影响?

衞生署指,儿童必须按「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建议的时间表完成接种所有剂次,才能确保有足够的免疫保护。未完成接种疫苗的儿童因未具备对相关传染病的免疫力,容易受到感染,例如麻疹、百日咳等,而幼童感染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途径,间接影响社区的整体免疫力。因此,家长应协助子女完成相关疫苗全部剂次的接种,达至最佳保护效果。

4. 如儿童打完第1针疫苗后,负责医疗机构不幸结业,应怎么办?

专家建议以下3招:

  • 妥善保存疫苗接种纪录
    保存好疫苗类型、品牌、批次、已接种的剂次、接种日期及收据等资料,以便确认需要补种的剂次。
     
  • 尽快安排补种
    联络其他医疗机构如母婴健康院、私家诊所或医院安排补种时,紧记携带疫苗接种纪录。如相关机构可提供接种的疫苗品牌与已接种的不同,消费者应先咨询医生,不同品牌是否可交替使用,要留意大部分疫苗可混用品牌,惟轮状病毒疫苗必须接种相同品牌。
     
  • 加强日常防护
    部分疫苗如轮状病毒,有严格的接种年龄限制,如无法补种疫苗,便应加强日常防护。

5. 疫苗短缺时,医疗机构或以其他疫苗取代/延迟接种,如何应对?

  • 注意疫苗类型的差异
    要留意,结合疫苗与多糖体疫苗不可直接互换;所有疫苗必须获得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批准注册,方可在香港销售或分销。所有替代疫苗应获得同等级别的监管机构认证, 例如本港衞生署、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或欧洲药物管理局(EMA)等。
     
  • 确保机构供应的替代疫苗是可预防同一种疾病,向医护人员了解混合接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延迟接种的风险和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要求。
     
  • 如有疑问,应咨询疫苗提供机构的负责医生,以获得进一步的说明。

6. 医生不建议儿童注射疫苗有哪些原因?

曹医生指,医生为儿童评估是否适合接种疫苗时,会综合考虑健康状况、免疫状态及过敏史。

不建议立即接种疫苗的情况包括︰

  • 儿童在过往接种同种疫苗曾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休克或喉咙水肿等
  • 免疫系统出现严重缺陷,如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症、正接受化疗或未治疗的HIV感染
  • 患有特定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接种含百日咳疫苗后7天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脑病变

在上述情况下, 儿童不应接种后续剂次或应避免再接种相关疫苗。

需要延迟接种的情况包括︰

  • 儿童身体不适,如发烧、严重咳嗽、呕吐或腹泻
  • 近期曾使用免疫抑制剂
  • 正在接受输血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 早产婴儿或体重过轻的儿童

以上情况应待病情稳定、症状消退并经医生评估后方可接种疫苗。

7. 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哪些健康状况,需特别注意?

儿童接种疫苗后,常见的反应包括:

  •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一般会在1至2天内消退)
  • 食欲下降
  • 低于摄氏38.5度的发烧
  • 轻微皮疹
  • 嗜睡
  • 烦躁不安

以上这些都属轻微反应,家长毋须过分恐慌。如有需要,可服用医疗机构给予的退烧药或止痛药(儿童应避免服用阿士匹灵),以缓解不适,或咨询医生的意见。即使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亦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多喝水,保持良好健康的状况。

要注意的是,当儿童出现以下较异常的反应,家长便需提高警觉:

  • 出现持续超过1天的高烧(高于摄氏39度)
  • 婴儿持续尖叫多于3小时
  • 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包括接种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脸部肿胀、呼吸困难、全身皮疹、抽搐、意识模糊、四肢无力、休克)

当出现以上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求医,评估是否疫苗反应或出于其他病因。

延伸阅读:消委会泥状清洁面膜|30款泥状面膜大比拼 推荐11款5星产品 这款最安全不含重金属/致敏物|附5星详细名单

相关文章:

消委会易洁镬|24款易洁镬大比拼 8款最高分传热速度快/防黐底 哪款性价比最高?

消委会妆前底霜|17款防晒底霜标签成分恐干扰内分泌 或损生殖力增患癌风险 这2款较安全!

消委会婴儿护臀膏|7款含香料致敏物 恐致尿布疹恶化损神经 推荐4款不含致敏成分

消委会去头皮洗头水|23款含香料致敏物 恐致出疹影响生育性功能 13款获5星推介 沙宣/LUX/潘婷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