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90%胃癌患者都中!40岁女忽略1事 确诊胃癌3期

更新时间:11:20 2025-02-11 HKT
发布时间:11:20 2025-02-11 HKT

【胃癌成因】胃癌是本港的常见癌症之一。有医生分享病例指,一名40岁女子因忽略一件事,最终确诊第3期胃癌。过去曾有研究指,有90%胃癌患者的患癌原因,都与这件事有关。

40岁女忽略1事 确诊胃癌3期

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生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该名40岁女子因忽视胃部被幽门螺旋菌感染,最终罹患第3期胃癌。幸透过积极治疗和调理后,她的身体在3年后恢复良好。

刘博仁医生指,在众多胃癌的高危因素中,幽门螺旋菌被视为最重要的高危因素。曾有研究显示,约90%胃癌患者曾感染此菌。因此透过早期筛检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的风险

除了幽门螺旋菌外,经常食用高盐、腌渍、烟熏或烧烤食物,吸烟、过度饮酒,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少吃甚么食物防胃癌? 

如何预防胃癌?刘博仁医生指出健康饮食最重要,包括避免饮用不洁食物与饮水,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同时要少吃以下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 腌渍食物
  • 烟熏食物
  • 高盐食物
  • 烧烤食物

另一方面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会较非吸烟者高出2.52倍,而过度饮酒也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如发现自己长期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早求医检查。如本身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建议与医生商讨是否需接受幽门螺旋菌检测,而感染幽门螺旋菌者应接受除菌治疗,并定期检查。 

甚么是幽门螺旋菌?

据香港港安医院–司徒拔道资料显示,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可以在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生存的细菌,这种细菌主要寄生在胃黏液或黏液细胞内,它会降低胃酸的酸度,从而引起慢性胃炎,若置之不理,有可能跟随时间而演变成胃癌。

此外,香港港安医院–司徒拔道资料指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在2017年曾发表一项研究,全球约有44亿人感染幽门螺旋菌 ;而香港每两个人便有一人受到幽门螺旋菌感染,比率逾一半。

胃癌成因/症状是甚么?

胃癌在本港亦相当常见,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数据显示,胃癌分别为本港第6大常见及致命癌症,在2022年新增1,272宗确诊个案及634宗死亡个案。本港医管局指出,引发胃癌的因素很多,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和EB病毒感染有可能增加患胃癌的机会外,以下6大因素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成因+症状⬇⬇⬇

 

胃癌有何成因?

  • 性别:男性发生胃癌的机会是女性的两倍。
  • 年龄:年纪越大,患胃癌的机会越高。50岁以后患胃癌的机会更高。
  • 饮食:长期进食高盐、腌制和熏制食物会增强加患胃癌危险性。
  • 疾病:胃部息肉、进行过胃部切除手术及患有恶性贫血的人士,患上胃癌的机会较高。
  • 吸烟:吸烟人士患上胃癌的机会较非吸烟人士高。
  • 遗传:家族近亲曾患有胃癌的人士,较其它人患上胃癌的机会高2倍以上。

胃癌12种常见征兆

本港医管局指出,若出现以下征状,可能患胃癌的警号,又或是其他更常见的情况,例如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

  • 持续消化不良
  • 持续食欲不振
  • 体重急速下降
  • 小腹肿胀
  • 进食后腹胀不适
  • 呕吐
  • 吐血
  • 大便出血
  • 大便呈黑色
  • 贫血
  • 疲倦
  • 虚弱

医管局指,由于胃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少患者只当成胃部不适而掉以轻心,因此有过半患者确诊并接受治疗时,通常已属中晚期。若有怀疑征状,应尽早向家庭医生求诊。

延伸阅读:预防胃癌要吃甚么? 推介15种天然养胃食物

资料来源: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生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医管局香港港安医院–司徒拔道

---

相关文章:

夫妇常吃1种菜 双双患胃癌!是2A级致癌物?医生揭这样吃最致命

肠胃健康|吃白粥也伤胃?4大「养胃」习惯恐伤胃 饮汤忽略1事或患胃癌

研究揭多吃1类食物 患肺癌风险减51%!更防中风/胃癌/食道癌

女子常喝1养生饮品患胃癌 医生揭中国人患胃癌风险高 常吃3食物易中招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