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症状|如厕玩手机逾8分钟易生痔疮 5情况须求医 医生教4招自救

更新时间:19:58 2023-09-05 HKT
发布时间:19:58 2023-09-05 HKT

如厕时间过长容易生痔疮?有外科医生指出,若去厕所的时间多于8分钟,可能增加患痔疮的风险,甚至连放屁时也会出血。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和痔3类,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若发现5种症状,应立即求医,严重者或需进行手术治疗。

痔疮成因|如厕玩手机逾8分钟易生痔疮 小心4大习惯

人人都会患痔疮?外科医生钟云霓在其facebook专页指出,痔疮是与肛门血管和软组织老化有关的现象,所以除了新生婴儿外,所有成年人都有机会患痔疮。虽然痔疮和老化有关,但日常生活习惯也可能引发痔疮问题或令情况恶化。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痔疮成因及常见症状如下:

 

忽略4件事恐伤害肛门 增加患痔疮风险

钟医生指出,要避免患痔疮,平时要注意保养,留意以下4件事,避免对肛门造成伤害,增加患痔疮的风险:

 

避免患痔疮4大贴士

  • 避免经常便秘和腹泻,肛门需要稳定排便。
  • 摄取适量的蔬果。
  • 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血管弹性,例如跑步、跳绳、快走和游泳
  • 避免在马桶上久坐使用手机或阅读,排便应该在5至8分钟内完成。

【同场加映】便秘吃蔬菜还是水果?医生拆解4大迷思

 

痔疮症状|生痔疮放屁会出血? 出现5情况须求医

钟云霓医生指出,当痔疮出现伴随著以下5种症状超过3个月,不可忽视,应尽快求医:

 

患痔疮须看医生吗?出现5种症状应即求医

  1. 肛门口肿痛异物感:当进食燥热食物、天气变化、排便或稍微剧烈活动时,可能会感到肛门口肿痛或撕裂痛,甚至需要在每次排便后花时间在厕所清洁、推挤。
     
  2. 软便:即使是软便,也可能带有血液。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感到疼痛,但有时由于粪便磨损痔疮而形成溃疡,可能会感到疼痛。
     
  3. 放屁出血:放屁时也会带著血水。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感到疼痛,但有时由于粪便磨损痔疮而形成溃疡,可能会感到疼痛。
     
  4. 行走出血:可能出现痔疮磨擦而出血的情况。
     
  5. 跑步出血:可能出现痔疮磨擦而出血的情况。

钟医生指出,若长期慢性痔疮出血,极可能带来慢性贫血的问题,若情况持续超过3个月,则须留意。

痔疮种类|痔疮分为3类 如何分辨内痔/外痔/混和痔?

钟云霓医生表示,按痔疮位置分类,一般会以肛门内的一道锯齿状环绕的「齿状线」来区分内痔、外痔:

 

 

痔疮类别:

  •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布满神经线,症状是以疼痛、肿胀、灼热、异物感为主;
  •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是肛管内、神经较不敏感的内痔区域,症状是无痛性出血、无痛性脱垂。
  • 混合痔:又称内外痔,占9成病人都是混合痔。

 

痔疮严重程度|痔疮病情分4级 严重恐卡在肛门

钟云霓医生表示,痔疮的严重程度分为4大级别,特征如下:

 

 

痔疮4大级别

  • 第一级:只要是成年人,使用肛门超过15至18年以上,都会有轻微痔疮,应视为正常现象。
  • 第二级:痔疮在排便时会脱出肛门,但会自行缩回。
  • 第三级:痔疮会脱出肛门,需要手动调整才能将其推回肛门内。
  • 第四级:痔疮卡在肛门口,无法自行或手动推回肛门内,造成持续异物感与不适。

痔疮缓解方法|不用药膏 2招止痛

钟云霓医生指出,痔疮发作时会非常痛,但不一定要药膏缓解,她建议可尝试用以下2种方法:

  • 温水坐浴:水温比体温稍高一点
  • 趴著或躺著

内容获「痔疮手术女医师-钟云霓」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饮酒生痔疮风险高44%? 医生揭3大原因

延伸阅读:长期便秘可致脱肛不举 医生列5大成因

 

延伸阅读:衞生署教预防痔疮4大方法

 

延伸阅读:便秘生痔疮自救方法

 

撰文:Victoria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