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与死神竞赛 救急扶危拯救生命|养和 — 医者情‧医者心

更新时间:00:05 2023-08-06 HKT
发布时间:00:05 2023-08-06 HKT

急症室犹如一个争分夺秒、与死神竞赛的战场,命悬一线的伤病者能否获救,往往取决于医者瞬间的决定,所以站在最前线的急症科专科医生必须「周身刀、张张利」,判断也要「快狠准」,病患才可得到适切救治。养和医院急症科专科医生岑健医生时刻鞭策自己,要成为一名果断且心思细腻的急症科医生,除了要不时温故知新,巩固医学上的知识,更要胸怀谦卑的心,从前辈和同袍身上学习,不断累积实战经验。

文:养和医院急症科专科医生岑健医生、记者张瑶

 

要经历过生死,方能体会生命的可贵。小时候亲历唐山大地震,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灾祸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看尽生离死别,感悟生命的无常,但灾后的救援同时让我看到生命的奇迹乃事在人为,亦因此深深燃起我内心那团救死扶伤的火,立志长大后要当一个医生。成为医科生后,一套以急症室医护为题材的剧集《ER》把我迷住,每当看到剧内救急扶危的场面时,也教我揑一把汗,吸引着我踏上急症科专科之路。

压力成推动力 加速成长

我会形容急症科专科医生的工作刺激又新鲜,永远无法预计下一秒会发生甚么事。我们每天都身处节奏急促、充满未知的急症室内,这刺激的背后,实际带来无形的压力,事关每每面对突发状况,我们一念之间的决定,也可为病人带来深远影响。正因急症室内不容丝毫失误,这推动着我更努力提升自己,还记得在急症室实习的第一年,每次有急症,即使不是由我负责,我也会第一时间赶往急救房,从旁观察前辈如何处理和判断病情,并提供所需协助,我深信通过亲身接触不同病例,可让我累积实战经验以提升急救专业知识。然而,要在短时间内处理众多伤者,偶亦难免出错,实习时期导师对我的指正,令我得以从错误中学习,激发我继续学习和进步。

养和医院急症科专科医生岑健医生
养和医院急症科专科医生岑健医生

电光火石间的关键决定

事实上,急症科需要涉猎的医学范畴可谓又阔又广,各种无法预计的疑难杂症和罕见伤患也会遇到。记得多年前,一对嘴唇发蓝、哭闹不停的女婴被送到急症室,从父母口中得知她们进食已煮了一整天的蔬菜粥后,短时间内出现嘴唇变青蓝等不适情况,我即时断定其为亚硝酸盐中毒,血液不能如常运送氧气,导致婴孩缺氧,亦即俗称的「蓝血症」。我立即安排转介儿童深切治疗部,幸好女婴及时接受解毒治疗,住院数天后康复出院。若当时不能当机立断准确断症,尽快为女婴安排治疗,后果可大可小。所以说急症科医生必须「精通十八般武艺」一点都不夸张,我们所接受的训练,无不是为了确保危急病患在步入急症室时,我们能迅速、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

在急症室内,我也遇过不少震撼心灵的画面,为我带来不少反思和体会,亦令我明白到病人其实也可以是医生的良师。记得曾遇过一位女士,行车途中遭碎石高速击中左眼,眼窝和附近头骨深深凹陷,这种情况光是描述已觉惊心动魄,但伤者仍能保持镇定,还不忘安慰同行丈夫和正为她处理伤口的医护人员。这次经历提醒着我,作为急症科专科医生,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方可专注抢救伤者。

面对危急病患,急症科专科医生必须在电光火石间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
面对危急病患,急症科专科医生必须在电光火石间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

生死不由人 尽力便无憾

  站在生死边缘,有时即使耗尽心力,也无法救回病人。面对病人离世,我们亦不免感到揪心、难过,但生死不由人,医生拥有知识和技术去救人,惟有时命运也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在急症室工作多年,我更明白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十分重要,深呼吸一口气后重新振作,才可以继续拯救生命,只要尽了最大努力,便毋须过于自责。

为本港急症专科发展感骄傲

说到本港急症科的发展,现今急症室设备完善,轻则擦伤,重则脑中风、中毒、车祸、烧伤的病人都是我们照顾的对象,担当着分流病人的重要角色。自上世纪90年代急症科医学院成立至今,我有幸目睹急症科专科训练涵盖更广,从临床毒理学、深切治疗,到大型灾难应变、野外急救,以至近年不断冒起的各种传染病等等均要涉猎其中。盼望未来有更多医科生投身急症科的专业,守稳救人最前线。

急症科专科医生涉猎的医学范畴十分广阔,担当着分流病人的重要角色。
急症科专科医生涉猎的医学范畴十分广阔,担当着分流病人的重要角色。

任何人可做心肺复苏?

当遇到有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肺复苏法(CPR)是最有效救回生命的方法。本港大部分紧急救护召唤都能在十二分钟内抵达现场,但若能够在患者心脏停止的首十分钟内,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尽早使用自动心脏除颤器(AED)进行除颤电击,便可大大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要知道每迟一分钟进行急救,其存活率可降低百分之七至十,脑细胞缺氧四分钟便会开始死亡,对脑部造成永久伤害。

心肺复苏法是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经验制定的一套急救方法,学习心肺复苏法能够在危急时候救人一命,特别是当身边家人有需要时能够傍身。只要经过训练,任何人也可以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现时香港红十字会、消防处、圣约翰救伤队、各医疗服务中心都有提供这类课程,部分课程可供年满13岁的青少年报读。

当遇到身边有人突然昏迷、没有呼吸或脉搏,应立即请旁人协助召唤救护车及拿取心脏除颤器,并即时施行心肺复苏法,有助提升患者存活机会。
当遇到身边有人突然昏迷、没有呼吸或脉搏,应立即请旁人协助召唤救护车及拿取心脏除颤器,并即时施行心肺复苏法,有助提升患者存活机会。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