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2025︱气温下降易高血压 中医推荐必吃必吃8款补身御寒食材 温肺润肠补脾胃
发布时间:07:05 2025-11-22 HKT
【小雪节气2025】今日(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注册中医师叶扬舟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指出,冬季气温下降易引发忧郁及高血压,她推介8款补身御寒食材及3款滋养脾肺的汤水,又分享初冬的日常保暖防寒原则,如何晒背最有效?
小雪节气2025︱气温下降易高血压 中医推荐必吃8款补身御寒食材
小雪节气2025︱天气有何特点和变化?
叶扬舟医师表示,「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约在11月22日或23日。之所以称为「小雪」,并非指少量的降雪量,而是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明显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在低温下开始凝结,但量还不大。小雪三候的「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以及「三候闭塞而成冬」,描述了此时的气候变化,从不再出现彩虹,到天气阳气上升、地气阴气下降,最终万物闭塞,进入冬季。
小雪期间天气特点与变化:
- 气温下降,寒中带燥:天气转冷,但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呈现「寒燥」的特性。
- 昼短夜长: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日照时间持续缩短。
- 万物闭藏:许多动物开始冬眠,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为来年春天做准备。
小雪养生原则及常见不适:
叶医师指,小雪养生原则在于「御寒保暖,滋阴润燥,养精蓄锐,保持心情愉悦」。而肾、心和肺都是容易出现不适的脏腑:
- 肾:中医认为冬气通于肾,寒气易伤肾阳,可能导致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夜尿频多。
- 心:冬季阳气内藏,气血循环趋缓,加上日照时间减少,容易影响心情,导致情绪低落、郁闷,所谓「季节性忧郁」与心脏功能息息相关。冬天气温下降,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高血压患者也需注意控制盐分摄取量,同时做好保暖工作。
- 肺:干冷的空气容易损伤肺阴,引发喉咙干痒、咳嗽、皮肤干燥等问题。
小雪节气2025︱有何进补原则?3种体质宜这样吃
小雪节气应如何进补?叶医师提醒,进补原则应以平补为主,不宜大温大热。重点在于透过生活细节和饮食「滋阴补肾」,为身体打下基础,而非立即进行猛烈进补。以下是适合在小雪时期进补的体质:
- 气虚体质:容易精神疲乏、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者,可健脾益气,适量饮用参茶或者煲四神汤等。
- 阳虚体质:平时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济者,可适度温补,例如饮姜茶、肉桂茶和热红茶等。
- 阴虚体质:容易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硬者,可滋阴润燥,多吃雪耳、饮杏仁露等。
小雪节气2025︱推介8种养生润燥食材
叶扬舟医师建议,在小雪时期可吃一些润燥的食物,帮助滋补肺肾。
小雪养生食材︱1. 黑芝麻
- 性味:甘,平
-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小雪养生食材︱2. 核桃
- 性味:甘,温
- 功效: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小雪养生食材︱3. 白萝卜
- 性味:辛、甘,凉
- 功效:下气消食,化痰清热,适合冬天吃多积食时。
小雪养生食材︱4. 山药
- 性味:甘,平
- 功效:补脾养肺,固肾益精,性质平和,适合各种体质。
小雪养生食材︱5. 黑木耳
- 性味:甘,平
- 功效:滋阴润肺,养血驻颜,还能帮助清除体内废物。
小雪养生食材︱6. 南瓜
- 性味:甘,温
- 功效:补中益气,温暖脾胃,富含维他命A,保护黏膜。
小雪养生食材︱7. 枸杞
- 性味:甘,平
-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是平补的佳品。
小雪养生食材︱8. 牛肉
- 性味:甘,平
-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提供优质蛋白质御寒。
小雪节气2025︱推介3款滋润汤水 改善疲倦防感冒
叶医师推荐3款适合在小雪时期饮用的补汤:
小雪进补汤水︱1. 何首乌黑豆乌鸡汤
- 材料:何首乌20g、黑豆50g、新鲜山药100g、乌鸡1只、生姜3片。
- 做法:将何首乌及黑豆放在室温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与切好的山药及乌鸡、生姜共同熬煮3小时后加入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 食材/汤水功效:何首乌补肾润肠,黑豆补肾利水,山药补脾肺肾,生姜驱散风寒,全汤能养肾填精,适合大部分冬季容易感冒、鼻敏感发作的人。
小雪进补汤水︱2. 核桃芡实猪腰汤
- 材料:核桃30g、枸杞15g、芡实15g、猪腰1对、生姜3片。
- 做法:核桃及芡实放在室温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后加入姜片炖煮1小时后加入切好的猪腰及枸杞再煮5分钟后即可,也可以加入适量麻油增添风味。
- 食材/汤水功效:猪腰以形补形,核桃温肾补脑,枸杞滋补肝肾,芡实益肾固精。此汤平补而不燥,适合大多数人作为冬季补身汤水。
小雪进补汤水︱3. 当归枸杞瘦肉汤
- 材料:当归15g、枸杞15g、桂圆10g、红枣5颗、瘦肉200g。
- 做法:瘦肉炖煮2小时后加入当归、桂圆、红枣再炖1小时,最后5-10分钟加入枸杞。
- 食材/汤水功效:当归、桂圆补血养血,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健脾生津。适合因秋冬天气转变而睡眠质素欠佳、常觉疲劳的人。
小雪节气2025︱4类食物宜少吃 易损消化致便秘
叶扬舟医师提醒,在小雪时期应少吃以下4类食物,以免加剧内燥症状及引致脾胃损伤。
- 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冰饮):易损伤脾胃阳气,容易导致胃口变差、消化不良、腹泻。
- 油炸烧烤类:性质燥热,在本就干燥的季节容易加重身体燥性,导致口干、便秘或口舌生疮等上火表现。
- 过度辛辣(如辣椒、花椒、胡椒):少量可通阳气,但过量会耗伤阴液,加剧内燥。
- 黏硬难消化的食物:冬季人体消化机能较弱,这类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
小雪节气2025︱解构保暖防寒原则 哪些人适合晒背?
叶医师列出小雪期间的保暖要点:
- 重点部位:保护好头部(戴帽)、颈部(颈巾)、腹部(发热贴)和脚部(厚袜、中长袜),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 层次穿著:采用「洋葱式穿搭法」,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差调整衣物,预防因温差导致的感冒或呼吸道不适。
- 热水泡脚:每晚用约40°C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水中可加入艾叶,加强温经散寒之效。
她又提到,晒背是补充阳气的天然方法,透过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吸收阳气,增强身体免疫力,特别适合以下2类人士。
- 阳虚体质:平时特别怕冷、容易手脚冰冷、精神不振者。
- 情绪低落者:有助于改善因为日照时间减低而发作的「季节性忧郁症」。
晒背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2点后,阳光和煦时(避免日照过猛之时)进行,背对太阳晒20-30分钟。注意穿著合适衣物,避免风口,晒后要亦要适度补充水分。
叶医师提醒,总括而言,小雪的养生核心在于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通过饮食、起居和情志的调节,为身体储备足够的能量,安然过冬。
延伸阅读:体温下降易患慢性病!60岁后必吃4类食物暖身延寿 5招提升体温
---
相关文章:
冬天洗澡后皮肤干燥痕痒 医生教4招保湿 润肤膏选哪种?水温勿超这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