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婚前患胃癌病逝 男友最后告白:再相遇相爱 自测12大胃癌征兆

更新时间:12:14 2025-04-15 HKT
发布时间:12:14 2025-04-15 HKT

【胃癌症状】内地一名26岁女摄影师原本即将结婚,却于去年患上晚期胃癌,最终不幸在今年4月病逝。她的男友亦在社交平台上动容指:「以后无论在哪里,我们再相遇,再相爱」,让不少网民大为心痛。其实,胃癌为其中一个常见的癌症,如发现身体持续出现12种症状,有机会是患上胃癌的征兆。

26岁女婚前患胃癌病逝 曾多次化疗和手术

内地摄影师黄冰玲去年6月28日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确诊晚期胃癌后的经历。她表示,先前因胃穿孔接受手术,在手术后两个月接受检查时,却发现患上晚期胃癌。对于患癌的原因,她透露有机会与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而且自己本来就属于胃癌高风险族群。

摄影师黄冰玲确诊胃癌经历:

 

黄冰玲在抗癌期间,不时在社交平台更新动态,上传照片记录抗癌过程与心路历程。由于癌细胞扩散转移,她先后需要接受手术切除卵巢和胃。手术后她一度感觉身体状态良好,更精心打扮以积极面貌展开多次化疗。在化疗期间,她的身体依然比较虚弱,但一直感谢网友们的鼓励与陪伴。然而,她在完成6次化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未能战胜病魔。

原定与黄冰玲结婚的男友,今年4月5日在社交网站公布女友的死讯指,黄冰玲最终在今年4月4日清明节晚上不敌癌魔逝世。黄冰玲男友表示,女友从确诊癌症开始就一直抗争著,「在患病的这段期间,你时刻都在被病魔缠著,但是我们的爱却丝毫都没有被击散,相反我们更是把爱都深深的刻进了对方的心里,灵魂最深处。」

对于黄冰玲的病逝,男友更写下:「你先去吧,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那里没有病痛,只有快乐。我知道我们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手指上的印记你要记得,那是我们彼此的约定。你跟我说过,这个是上天给我们的烙印,我们都要记得。以后无论在哪里,我们再相遇,再相爱。就像你跟我说的,不管在哪里,你永远爱我,我也爱你」。

胃癌成因是甚么?

对于胃癌的风险,据医管局数据显示,胃癌分别为本港第6大常见及致命癌症,在2021年新增1,306宗确诊个案及631宗死亡个案。本港医管局指出,引发胃癌的因素很多,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和EB病毒感染有可能增加患胃癌的机会。另外,以下6大因素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1. 性别:男性发生胃癌的机会是女性的两倍。
  2. 年龄:年纪越大,患胃癌的机会越高。50岁以后患胃癌的机会更高。
  3. 饮食:长期进食高盐、腌制和熏制食物会增强加患胃癌危险性。
  4. 疾病:胃部息肉、进行过胃部切除手术及患有恶性贫血的人士,患上胃癌的机会较高。
  5. 吸烟:吸烟人士患上胃癌的机会较非吸烟人士高。
  6. 遗传:家族近亲曾患有胃癌的人士,较其它人患上胃癌的机会高2倍以上。

胃癌12种征兆较常见 消化不良/疲倦恐属警号?

医管局指出,若出现以下征状,可能是胃癌,又或是其他更常见的情况,例如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

  1. 持续消化不良
  2. 持续食欲不振
  3. 体重急速下降
  4. 小腹肿胀
  5. 进食后腹胀不适
  6. 呕吐
  7. 吐血
  8. 大便出血
  9. 大便呈黑色
  10. 贫血
  11. 疲倦
  12. 虚弱

医管局指,由于胃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少患者只当成胃部不适而掉以轻心,因此有过半患者确诊并接受治疗时,通常已属中晚期。若有怀疑征状,应尽早向家庭医生求诊。

做好4件事可预防胃癌 可以多吃甚么?

要预防胃癌,医管局建议日常可透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当中包括多吃2类蔬菜及富含维他命C的食物。

1. 多吃新鲜蔬果

  • 十字科类蔬菜(例如西兰花、白菜、椰菜花、芥兰等)含抗癌物质,有助分解体内致癌物质
  • 含丰富胡萝卜素的蔬果(例如红萝卜、芒果、木瓜等)有助加强身体的抵抗能力,直接减低患癌的机会
  • 含丰富维他命C的食物(例如橙、西柚、士多啤梨等)有抗氧化功能,可减低患上胃癌的机会

2. 少吃高盐食物

  • 腌制、熏烤类食物(例如腊肠、咸蛋、香肠、火腿、烟肉、咸鱼等),制作过程中形成致癌化合物
  • 油炸食物,油炸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减低体内组织的氧含量,破坏身体的组织

3. 注意个人衞生

  •  多洗手及避免接触排泄物或呕吐物,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4. 定期身体检查

  •  如果家族有近亲曾患上胃癌,建议40岁以上人士每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资料来源:小红书医管局

延伸阅读:预防胃癌要吃甚么? 推介15种天然养胃食物

---

相关文章:

喝1款茶可减患胃癌风险?营养师揭8大好处 护心血管/减重/防脑退化

研究揭90%胃癌患者都中!40岁女忽略1事 确诊胃癌3期

3种香料防癌力超强!营养师揭防大肠癌胃癌 更护肠通血管 这样吃功效大增

90%胃癌个案因染幽门螺旋菌 医生揭逾半港人带菌 2类职业易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