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成人阶段有何分别?升学工作拍拖结婚如何适应?专家教3大社交贴士

更新时间:18:54 2024-06-05 HKT
发布时间:18:54 2024-06-05 HKT

自闭症很普遍,据世卫数据,每160个儿童中就有1人患自闭症。自闭症患者在儿童及成人阶段有何分别?长大后如何面对社会角色的转变,适应升学、就业、拍拖、结婚、生儿育女等不同人生阶段的变化?家属及身边的人可如何协助,以助患者社交沟通?

自闭症患者如何适应升学就业拍拖结婚?

18岁的阿伟刚应付完文凭试,即将开展人生的新一页,除了寻找升学或就业出路,刚成年的他还希望和心仪已久的女同学拍拖。阿伟在儿时已被诊断为自闭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属于高功能自闭症(智商正常或较高的患者,有正常的语言和学习能力,但有轻微的社交困难和情绪变化较大)。虽已长大成人,但阿伟仍热衷于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等特殊用途车辆,还时常忍不住驻足观赏。

他和心仪的女同学,因一直在同一所医院覆诊而相识,双方家长亦互有联络。女同学看来对阿伟亦颇有好感,但因双方家长每次联谊时都陪伴在侧,他们从未试过单独相处。阿伟妈妈最担心的是万一阿伟表白被拒绝,他将如何自处?毕竟阿伟并没有其他好朋友,能相知相交的就只有这女同学。

年青人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社会身份和角色上有很大转变。除了要面对升学选择,还要考虑将来的职业,更会渴望与异性约会、组织家庭、以至结婚生子。任何一位成年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这些转变。而对于成年的自闭症患者,要适应这些转变就更难。

自闭症谱系障碍有何症状?说话/社交有何困难?

参考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诊断标准,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脑部神经发展障碍,患者在人际交流及社交表达方面都存在持续性的缺陷,亦表现出重复的兴趣、活动或行为模式。

这些症状从儿童早期已出现,并限制或损害日常功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面对社交会话、分享兴趣、情感交流等方面,常常感到困难。当适应社交圈子时,较常出现不恰当的行为。著眼于固定的兴趣或活动时,则展现出高强度的专注力。语言内容一般较为单向,常常围绕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时更忽略对方是否有兴趣继续讨论。

根据政府统计处在2019 至2020 年进行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本港15 岁以下儿童患有自闭症的人口比率估计约为1.4%。部分人误以为自闭症患者到达成年阶段,自然会发展出与年龄相符的社交认知和语言沟通能力。

但参考外国数据,约20%的成年自闭症患者,即使没有智力障碍,仍过著被孤立的生活,几乎没有朋友,也没有参与职业或娱乐社交活动。此情况通常缘于社交方面持续存在缺陷,难以发展及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自闭症的社交训练服务对象一般以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为主,成年患者则较难获得协助,他们尽管渴望发展浪漫关系,但较少人最终能开花结果。 

儿童及成年自闭症有何分别?仍行为刻板/话题重复?

1. 社交互动和社交理解

  • 儿童阶段:难以解读社交气氛,缺乏情感交流,给人没礼貌或冷漠的感觉。在理解抽象意义时存在障碍,会零碎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主题。
  • 成年阶段:解读社交气氛和语言能力较好但仍可能存在缺陷,参与社交对话中的「八卦」和处理复杂的社交线索时会感到压力,较难理解「弦外之音」。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方面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对伴侣作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时常常表现平淡,更缺乏主动关心。

2. 重复行为和兴趣狭窄

  • 儿童阶段:固定的兴趣或重复刻板的行为动作,例如拍手、自转、身体摇摆等。对物品或玩具不寻常地沉迷,例如专注于玩具的某部分或细节、按序排列喜欢的物件等。
  • 成年阶段:刻板的重复行为或仪式通常得到改善,但仍然有较为固执的部分,例如物件必须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序安放(如大小、字母顺序等),并且有可能发展成生活中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对于特定兴趣,成年后可能仍有著强烈的沉迷,与人交谈时,都试图分享个人的兴趣领域,容易重复话题及垄断对话。 

自闭症患者社交小贴士

现时,医学上未能根治自闭症,但透过适合的训练,能加强患者社会的适应能力。针对青年及成年患者的社交训练内容之中,可分享一些概念及实用技巧,帮助患者维持社交沟通,以及建立友谊。

  1. 朋友是一种选择,自己或他人都有权选择或拒绝交友。寻找有共同兴趣的人,特殊兴趣可以用作社交聚焦的方式(例如收集石头,成为某些事物的专家),将兴趣保留给兴趣小组,与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联系和分享资讯,是种较为入门的沟通方式。
     
  2. 约会是一种选择,自己或他人都有权选择或拒绝约会。应先暗中查探心仪对象是否有男/女朋友,评估自己和对方是否有发展机会,再寻找与对象的共同兴趣,作为将来约会的切入点。与心仪对象初相识时,具体的赞美可表示好感,但有关外观的赞美很多时候未必合宜,应著重赞赏「内在美」。
     
  3. 约会或告白时被拒绝,谨记保持冷静和友善,无需询问原因。可以转换话题,用一个简单的说法来结束交谈。同样,当拒绝别人时,亦要保持友善,切记别要勉强自己,因为觉得抱歉而说「好」。

备注:以上只是一般患者的症状,不能作为专业诊断。如需协助,应及早求医。

撰文: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及健康学院讲师 陈富彬

---

相关文章:

ADHD|成人也会患ADHD!记性差情绪化是征兆?6问题自测症状 附治疗方法

工时过长危机|每日工作逾1时间易肥失眠 研究揭车程长恐致抑郁心脏病

惊恐症|发哥李珊珊余文乐曾患惊恐症 感觉窒息如濒死或发病症状 (附自测方法)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