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飞虎|导演刘浩良 x 编剧章彦琦 为抗战电影揾出口 爆王丹妮恃身高赢角色|专访
发布时间:23:45 2025-11-13 HKT
由刘浩良执导、章彦琦等新一代编剧的主旋律电影《营救飞虎》,导演认为抗战题材作品多是严肃正剧,或是「抗日神剧」充斥手撕鬼子般的夸张情节;他形容《营救飞虎》是此类型片的突破口,既有港式幽默又不失写实。撰文︰李志宏、摄影︰朱伟彦、场地提供:谭广源
刘浩良著重幽默感
《营救飞虎》由刘浩良、谭广源、新一代编剧章彦琦(Ashley)、凌伟骏等撰写剧本,故事改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事迹,描述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成员包括王丹妮、伍允龙等)与潜伏在日本人身边的韩庚,营救美军「飞虎队」飞行员Mitchell Hoog的故事。刘导称︰「战争片可以有另一种拍摄手法,例如《一个快乐的传说》,例如Quentin Tarantino执导的《希摩撞正杀人狂》与《阳光兔仔兵》。」他尝试把港式幽默、动作融入抗战电影中。

编剧不是「写手」
刘导曾是编剧家协会会长,他说︰「记得影大合照时,Ashley就站在我旁边,我俩就是这样认识。」Ashley是《边缘人》导演章国明的女儿,《救僵清道夫》、《一秒拳王》等出自其手,她擅长写人,这次《营救飞虎》则有大量群戏,她说︰「刘导教会我很多。怎样令每个角色都有戏做?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个性,如何在一场戏令到他们都是主角?」刘导则欣赏Ashley独立完成剧本的能力,「编剧不仅仅是『写手』。从她之前的作品看出,她有见地,是有想法的创作者。在《营救飞虎》的拍摄现场,她会坚持自己曾经提出,但没有被采用的想法,积极争取拍摄。」
重点是怎样活下去
刘导承认并不擅长描写抗战中的沉重、伤痛与惨烈场面,他认为「幽默感」是力量,是其作品不可缺的元素,Ashley说︰「《营救飞虎》港九大队里懂英文的人不多,他们仍试图与美军飞行员沟通,建立情感、信任,闹出语言笑话。」刘导补充︰「港九大队带著这名外国人,并非展开激烈战斗,而在山中揾出路、躲藏。我亲自去过黄大仙的山洞、钻石山、狮子山等,看当年游击队路线图。」该片重点不是「杀出去」而是「怎样活下去」,「疫情时、疫情后人们渴望揾到一条生路,戏中人物面对三年零八个月抗战,艰难地寻找出路,这种情感与当下观众的心境呼应,加强时代感。」

选角受James Gunn影响
《营救飞虎》是刘导第3出自编自导的影片,选角方面,「反差」是其作品特色,刘导︰「我为《冲锋车》找演员时,刻意找年纪稍大但身形保持健壮的演员,目的是呈现出即使年岁渐长,他们依然对人生充满热情和斗志。至于《除暴》,至少有两个人在过往作品中分别扮演『兵』、『贼』。」他提到对团队塑造的灵感,受James Gunn影响,让不起眼的人集结,完成不可能任务,「我们设计了一名小朋友角色,小朋友身处战场,该人物参考了历史上游击队中常见的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形成强烈对比的还有王丹妮,「在抗战时期,英军留下的Lee-Enfield长枪又长又重,我们需要一位能驾驭这把枪的女演员。」刘导形容王丹妮是「全中国最高的女演员」(约180cm)。至于伍允龙,「看资料时,当日香港的游击队打八极拳,技击时以八极拳对日本刺刀,故找懂功夫的人来演。」



《营救飞虎》是刘导预算最大的制作,搭建的场景有红磡、湾仔、醉酒湾防线等。Ashley提到当中涉及大量史料研究,对空战场面有深入描写,「团队聘请了空军顾问帮助我们了解真实的空军战术、飞行员之间的通讯及战斗机阵形等专业知识,这些资讯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不过,最难拍的不是动作场面,刘导形容︰「保龄球场那场戏十分复杂,9个角色,3个动机!」这场戏原来剧本经已长达30分钟,最后缩短到约20分钟,「我们拍了2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