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中史及历史科课程框架 教评会:助吸引学生选修

更新时间:21:20 2025-10-03 HKT
发布时间:21:20 2025-10-03 HKT

教育局今日(3日)公布优化高中中国历史科及历史科课程框架,多名教育界人士向《星岛》表示支持。教育评议会会长何汉权认为,两个高中选修科目经优化后「以学生为本」,有助吸引学生选修这两个科目。

何汉权:以学生为本 以家国为念

何汉权表示,欢迎今次政府优化高中中国历史科及历史科课程框架,他认为是「以学生为本」,无论是优化后的课程框架或评估架构,均照顾到学生的需要,例如课程框架删去评价唐玄宗等皇帝、研究宗教如佛教等内容,有助吸引学生选修中史科及历史科。

与此同时,何汉权认为,优化后的课程框架,可让学生以「家国为念」及拓阔他们的世界观。他期望教育局可同步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工作,让教师尽早掌握优化后的课程内容及评核方式。

教联会:平衡并突显两科互补特色

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自新高中课程推行以来,两科一直未有作出全面检讨,是次课程优化,平衡并突显两科的互补特色,他认为修订方向正确,「今次当局全面检视并更新课程,能确保课程内容与时并进,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及学生学习需要。」

黄锦良期望,当局在落实优化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业界的专业支援,协助前线教师掌握新修订课程的重点、教学策略及考评要求。同时,提供多元化及互动性的学与教资源,并精简考评要求,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指教联会将继续与教育局及学校紧密合作,支持优化课程的推行,培育更多具爱国情怀和世界视野的新一代。

朱国强:中史科更强调中共历史进程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表示,他肯定两科课程改革,优化高中中史科的课程框架中,更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西安事变等史事始末与意义,乃至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的原因与意义,有助学生从近代史更深入认识建党、抗战及建国历程。

至于历史科,朱国强指历史科与中史科的视角与维度不同,新增单元「中国与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及成为国际重要成员的历程」的课程与学习重点,涉及19世纪末至21世纪国家经历的重大史事,「历史科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本意不应该改变,反而从世界变局中,解读中国发展的历程。」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