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克服火灾伤痛 查找真相严防悲剧重演
发布时间:03:00 2025-11-29 HKT
大埔宏福苑的世纪火灾,肯定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对劫后余生的居民和死者家属来说,必是难以磨灭的创伤。如今火势虽已扑灭,社会暂得喘息,然而艰巨的善后工作才刚开始,这正是对这座城市韧性与凝聚力的真正考验。未来一段时间,挑战不会少,但在国家全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统筹调度、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香港必能走出阴霾,重新出发,这也是对逝者与伤者最好的交代。
各界施以援手出钱出力
火灾发生以来,香港各界迅速反应,展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无论是财力雄厚的大企业,抑或小本经营的社区店舖,乃至非牟利的社福机构,纷纷伸出援手,出钱出力。尤其令人动容的是,许多平时看似「冷漠」的市民拔刀相助,自发参与救援——在距离灾场不远的大埔东昌体育馆外,就有不少人筑成人链,为的是将一包包物资从救援车送到馆内的灾民手中。在需要团结的时候,香港人所展现的利他精神,正是这座城市最可贵的底色。每一分力量,都凝聚为克服困难的坚实支撑。
火灾发生后,首要任务当然是做好善后,主要是安置灾民,为他们提供心理和物质支援,这些相信都不成问题。但我们认为,善后工作还必须包括总结经验教训。如此规模的灾难毕竟在香港史上非常罕见,大家都在问,为甚么我们的高楼大厦能够挺过超强台风的吹袭,面对火灾却不堪一击?为甚么安全隐患那么突出?
大埔火灾所曝露的问题,可谓不可思议。居民错过逃生的黄金时机,原因是火警钟没有声响,这个失误是如何造成的?谁要负责?另外,为了防止工程期间玻璃窗遭碎石击中,所以用高度易燃的发泡胶围封窗户,难道没有比较安全的替代物料吗?须知道,香港高楼大厦密集,一个小型社区可能住上几千人,假如防火标准形同虚设,有人心存侥幸,终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次火灾不就证明了这一点?
血的教训证有不足
据一些业界人士所讲,外墙工程、装修工程属「次要工程」,监管力度不如大型建筑工程。在香港这个楼宇老化问题严峻的城市,类似工程随处可见,若监管不到位,变相鼓励一些人铤而走险,无异于埋下无数「计时炸弹」。目前,警方已拘捕涉事公司的几位负责人,廉署亦正在调查维修工程是否涉贪。我们相信执法部门必会严肃跟进,依法追究责任,社会大众则应保持耐心,支持相关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化,细节将会陆续公开,真相就会一清二楚。
宏福苑的火灾不啻血的教训,提醒我们确有不足。每一次意外,都应成为深刻反思与制度完善的契机:若发现人为疏忽,必须依法惩处;若机制存在漏洞,则应及时修补。惟有如此,方能真正告慰逝者,让生者前行。
面对灾难,我们要的不仅是短期的救助与同情,更要长远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共识。火灾发生后不久,习近平主席便表达高度重视,要求港澳办、中联办支持特区政府全力救灾。中央的支持,既是对香港的关怀,其实也是鞭策。政府应以「赶考」的心态,查清真相之余,也要加力推进其他攸关民生福祉的工作。就让我们携手前行,一齐进步。衷心希望,这场火灾会是最后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