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委介入外卖平台适时 防垄断也要防内卷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5 HKT
竞争事务委员会日前宣布,内地巨企美团旗下的香港外卖平台Keeta,与部分合作餐厅的协议条款可能有碍竞争,经沟通后对方承诺修改相关条文。竞委会今次适时介入,有效防范香港的外卖平台市场出现寡头垄断或类似内地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导致食肆、车手(外卖速递员)、消费者,以至外卖平台各方齐输,值得支持。期望竞委会更多主动出击,促使更多大企业修正反竞争行为,为香港创造公平、多元和可持续的商业竞争环境。
竞委会非首次介入平台竞争
根据竞委会公布,Keeta与合作餐厅订立的协议中,包含了三类可能构成反竞争行为的条文:一.如合作餐厅与其独家合作,Keeta会收取较低佣金率;二.如合作餐厅由只与Keeta独家合作,转为同时与其他平台合作,或会遭Keeta惩罚;三.阻止合作餐厅在自家销售渠道或其他网上外卖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低于Keeta的餐点价格。
公布续指,鉴于Keeta在网上外卖送递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权势,上述条文或会妨碍新成立及小型平台进入市场或扩张业务,削弱竞争。经竞委会表达关注后,Keeta同意分两阶段修改相关协议,首阶段与合作餐厅自愿修订被指有问题的条文,然后在第二阶段根据《竞争条例》第60条,向竞委会作出具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正如竞委会指出,有关协议条文修改可带来多方面的好处:餐厅在选择与不同平台合作及订定堂食外卖价格时,可享有更大弹性;新晋及小型平台可与更多餐厅合作,从而扩展网络;而外卖平台的竞争加强,最终会惠及消费者, 让他们有更多选择,以至带来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更低廉的餐点价格。
其实今次并非竞委会首次介入外卖平台的不良竞争行为。2023年,当时香港的主要外卖平台,为总部设于德国的foodpanda和来自英国的Deliveroo,竞委会质疑该两大平台,与餐厅订立的独立合作协议和最低价限制,可能违反《竞争条例》,最终促使两者删除或修改相关条款,做法与今次大同小异。
不过,适逢Keeta当年正式进军香港,有人质疑竞委会是否有意为这间内地「过江龙」开路。Keeta抵港后不久即发动减价战,令不少消费者短暂受惠,但最终却导致Deliveroo撤离香港。市场变回两强垄断后,不少人关注会否令反竞争行为重现。
今次针对Keeta的行动,印证竞委会完全是依法办事,对于来自任何地区的企业都一视同仁,不存在偏帮或歧视,亦不会等到问题出现、恶化后才出手补救。
内地外卖大战衍生疯狂乱象
多名受访食肆东主及外卖车手,均对今次竞委会及Keeta的做法表示欢迎,认为有助促进公平竞争,避免因市场垄断而令他们容易被平台压价。有食肆更期望,香港可像内地般维持有三大、甚至更多的外卖平台,令市场更能健康、多元地发展。
内地早前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外卖大战」。原本主要经营电商平台的京东,在今年初宣布进军外卖市场,随即原有的两强美团及「饿了么」发动减价战,借此抢占市场份额。最疯狂时出现了「0元下单」、大量外卖无人领取丢弃、食店被逼贴钱经营、车手为了赶单而意外频生、甚至过劳猝死等乱象。即使中央出手多番强调要反「内卷」及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情况仍未见改善。最后监管部门要逐一约谈三间平台警告,大战到近月才有所缓和。
缺乏竞争肯定是坏事,但恶性竞争也会衍生种种问题,消费者的短暂得益,或会换来长远的市场恶果。竞委会除了防范垄断,未来也须多加关注「内卷」,避免香港的小店、中小企及初创公司,遭外来以至本地的大财团以本伤人,烧钱打残,最后令消费者及相关产业发展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