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害损民生旅游 港应对野猪可供借鉴

更新时间:03:00 2025-11-13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3 HKT

  熊出没注意!这句汉字日语警告,过去仅在日本北海道地区出现,因当地较多野熊,偶尔会发生攻击人类事件,因而竖立警告牌提醒民众和旅客。后来有关警告标语,竟成了当地的著名纪念品,吸引包括来自香港的大量旅客购买,以至衍生了其他有趣的二次创作,与九州熊本县的吉祥物「熊本熊」同样大受欢迎。
人栖息地变「饭堂」越加危险
  然而,近年日益恶化和普及化的日本「熊害」,则令到「熊出没注意」这句警告变回真实,不再可爱。类似警告牌亦不仅出现在北海道,日本全国多处都纷纷竖立,包括一些过去从未发现熊踪或袭击纪录的地区。甚至连「熊本熊」相关产品销量也受到影响,熊本县政府须向外界澄清,其实当地根本无野生熊类,以免影响旅游业。
  今年以来,日本全国已发生了数百宗野熊企图袭击人类的事件,造成最少13人死亡和近200人受伤,数字比去年激增1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
  除了数字上升,「案情」与「案发地点」也明显出现变化。过往大部分袭击个案都发生在深山野领,有人误闯了野熊栖息地,令熊受惊而自卫伤人。今年的个案不少发生在近郊以至住宅区,野熊走出原有栖息地觅食时遇上人类,继而施袭。有少数个案,「凶徒」更疑似有意识地将人类当作猎物,将其捕杀和吃掉。
  当地专家分析,野熊生活习惯转变,主因是气候变化令橡果等多种粮食失收,逼使牠们四出觅食。当发现人类居住的地方原来食物来源丰富,久而久之便不再怕人,将人的气味等同「饭堂」,甚至将人类当成食物。以往用来吓走野熊的熊铃,现在反而可能变成吸引野熊前来的催命符!
  野熊频频出没伤人,令许多日本民众人心惶惶,对日常生活影响越趋广泛。包括长者与小童不敢独自出外,这对人口老化严重及幼童习惯自行上学的日本社会影响甚巨。即使成年人亦减少户外活动,许多曾发现熊踪的公园及游乐场等无限期关闭,部分地区犹如新冠疫情重临,社区封锁重现。
  熊害对日本经济、尤其旅游业的影响亦逐渐加深。多个郊区景点即使未被勒令关闭,到访的国内外旅客人数也大减,还有机场因熊出没而停飞,列车因撞熊而停驶等等。
影响民生经济 日下令猎杀
  过往日本政府主要以防范、驱赶的方式处理熊害,到出现「食人熊」时才会猎杀。但随着问题恶化,影响经济和生活,多区地方政府都开始加强猎杀行动,并提升至国家层面。据报高市早苗内阁即将通过多项紧急措施,包括鼓励有经验的枪械使用者,例如前警员及自卫队成员申请狩猎证,再派驻受影响地区参与或指导当地人员猎熊。中央亦向地方政府提供额外财政援助,用于购买枪械及防护装备,安装陷阱及电网围栏等。
  有关做法引起当地一些爱护动物及保育人士反对,认为应通过其他方法,例如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来减少、避开熊害。有部分人更于网上发动罢卖猎熊地区的农产品,但大部分民众都支持政府加强猎熊,并反过来呼吁消费者对受到熊害影响的地区多加支持。
  由于过度繁殖,缺乏天敌,以及少数不负责市民的喂饲行动,几年前香港亦出现颇严重的野猪走出市区觅食以至袭击人类问题。当局用过多种方法,例如绝育后放生及更改垃圾桶设计等,问题都没有改善。
  政府其后提出加强捕杀仅限走出市区的野猪,也有部分「爱猪」人士反对。结果「即捕即杀」政策实施短短几年,野猪伤人个案随即大减,但郊外的野猪却未见减少,「人猪共存」似已达至平衡,值得日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