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一次全身检查吧!|施卿卿博士

最近内地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事因有北京女律师张女士连续进行身体检查多年,但却于今年发现肾癌晚期因此投诉该医疗机构漏检误检,而对方则认为体检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因此反告张女士名誉侵权并索偿。该事件的是非曲直我们不予评论。仅就身体检查而言,虽然检查必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以致医生有时会误判,但一般来说定期的身体检查还是可以帮助许多人筛查出一些疾病,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不可因为这一事件而轻易否定身体检查对维护健康的积极作用。

根据我所接触的患者所得出的印象,香港巿民普遍对全身检查缺乏足够的重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比例远较内地低。我平时运用长桑君脉法(这是一种较精准的脉法)为患者诊脉时,经常发现一些比较细微的病变。当我把脉诊的结果比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等问题一一说出打算和患者核对一下时,却发现除了一些中老年人曾针对某一症状做过相应的检查或是查过血糖、胆固醇水平外,许多人从来没做过全身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别说有定期做全身检查的习惯,这是一个很不理想的现象。对于在脉诊时发现了某些患者不知道的问题,我通常会吩咐他们方便的时候去做一下检查,确认看是不是有我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发现的大多是一些不太严重的常见病,很多是无症状的,只需要定期监测,另一方面也因为知道香港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检查血液的各项指标、心电图、低剂量肺部电脑扫描、甲状腺及腹部器官等的超声波(这些是针对常见病的检查)费用不菲,所以通常我只是做建议而不会提要求。

然而有一个患者的经历却让我深感惋惜。陈太太是经朋友介绍来看糖尿病的,她已经服用两种降糖药一段时间,但血糖却仍然居高不下,医生建议她打胰岛素。她因为不想以后长期依赖胰岛素,于是寻求中医调理。按照习惯,首诊时我很认真地把脉并告诉她有肺结节等问题,日后有空时去做一下相关的检查。接下来我就把注意力放在调理血糖这一方面。陈太太断断续续服用中药半年左右,血糖逐渐控制,但是心率总是居高不下,我怀疑她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引起心肾功能减退所致。可是她说医院帮她验血没问题,而我先后给用过不同的药方心率也不见下降。后来有次他们一家回内地办事后就在当地看了医生并做了检查,这才发现原来她已是第四期肺癌并出现肺积水及骨转移、脑转移。当我翻查她初诊病历看到脉图中画有肺结节标记时深感内疚,假如当日我脉诊发现肺结节征象时就坚持让她做个肺部电脑描扫,那么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最近接诊另一个患者谢女士,七十几岁,同样是血糖血压控制不好来调理身体,同样在脉诊时发现肺结节(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因为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我就吩咐谢女士安排做一下肺部电脑扫描这样放心一点。谢女士也很配合,自己去找化验中心预约检查。然而当她说要预约做肺部电脑扫描时,姑娘却说没有西医转介做不了,并且告诉她电脑扫描的辐射量很大,没有明显肺部的问题就不可以做,谢女士因此放弃检查。听到化验所姑娘这样的答复我实在很无奈。实际上,目前低剂量肺部电脑扫描已经在临床中运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由于是采用低剂量的射线进行扫描,因此对身体的影响很少,同时又能发现普通X光片所不能发现的肺部微小病灶。现在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均居于首位,只是得益于低剂量肺部电脑扫描在身体检查中的运用,许多肺癌个案得以在早期被发现及治疗。前不久我们谈及医生在寿命方面的优势,其中一个就是定期体检,比如我以前工作过的医院每年为职工进行的身体检查基本上都有早期肿瘤案例,其他的高血压、糖尿病更不用说。所以,关于身体检查,无论是香港巿民还是部分医疗从业人员,都有重视不足以及认知滞后的情况。

对于年过四十岁的巿民,我建议大家要开始养成定期做身体检查的习惯,因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都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上升的。身体检查的重点在于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进行肿瘤的筛查,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当今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疾病。我们平时可能听闻某人很年轻平素身体也貌似很健康但却突然离世,其中有不少就是平时不自知血压高、胆固醇高因某种诱因而突发心肌梗塞、中风所致。但其实只要平时控制好血压、胆固醇和血糖,就能明显减少这一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而对于肿瘤更是预防重于治疗,如能早期发现发早期治疗肿瘤也通常并不影响寿命,我的病人中就有通过身体检查发现乳腺癌、膀胱癌、肾癌、结肠癌等并及时做了手术治疗,术后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与常人无异。

一般体检项目都包括血常规(血色素、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压、血糖、胆固醇、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这些基本项目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状况,但实际上并不太足够。针对当前一些多发病比如甲状腺结节、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等,我们最好同时也做一做甲状腺、肝、胆、胰、脾、肾脏、膀胱超声波。除此之外,还应针对不同的性别、年龄、自己既往病史、家族史等选择一些个性化的检查项目。比如中国对肺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就建议就50~74歳人群运用低剂量肺部电脑扫描进行筛查,对这一点我特别认同,因为现在肺结节的比例相当高,其中少数会在一段时间后发展为肺癌,而X光片通常识别不出肺结节。对于45歳以上又有便秘、腹泻等排便异常及有相应家族史者也应做胃肠镜检查,40歳以上有乙肝病毒携带、经常饮酒、脂肪肝者除了做肝胆超声波检查还应做甲胎蛋白检查。对女性来说还应常规检查乳腺超声波及钼靶检查以及子宫、卵巢超声波、宫颈抹片及HPV检查,男性则应常规做前列腺超声波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这样才算是一个相对全面的身体检查。

如果要做我提及的这些检查,初步估计香港体检中心收费标准估计一两万元,对于不少巿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往往最后会因预算不足而不了了之或是数年才做一次,未能达到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甚至到最后出现重大疾病时才后悔莫及。因此,我的建议是:经济条件较好者就在香港做身体检查,毕竟在本地检查更方便也更容易沟通。而经济条件欠佳者则不妨考虑去内地医院做检查。虽然在内地做身体检查通常包含的项目较多有过度检查之嫌,不过我觉得只要是非创伤性的,比如多抽点血多化验几个指标还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很多内地医院都可以在其相应的微信小程序预约做身体检查,接下来只要在预约当天早上空腹去医院抽血以及扫描等,大约2~3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所有项目检查,一周左右有检查报告。届时可以选择亲身前去听医生解读报告,也可以选择通过速递收取报告再电话解读报告,并不算太麻烦。费用比香港便宜不少,如果不做肠胃镜检查的话,则多数检查套餐都是几千元,应该是较多香港巿民可以接受的消费水平。无论是在香港做还是去内地医院做,一年一次的身体检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定是最有意义的消费,请好好安排一次身体检查吧﹗

利益申报:本文的建议仅从健康角度出发,本人和本港体检中心或内地医院未有利益关联。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