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辣椒魅力与健康隐忧:解读食道癌的潜在关联

如今,四川菜、辣鸡翼、麻辣火锅、超辣新疆米粉等都是港人热爱的美食,不少食家更开始崇尚「无辣不欢」。全球各地的饮食习惯中,辣味食物都颇受欢迎。但亦有不少人认为吃辣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甚至可能患上食道癌。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辣椒摄入直接导致食管癌的发生。但有研究显示,频繁摄入过量的辛辣食物是食管癌的潜在致癌因素。

食道癌是什么?

食道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由食道组织细胞的恶性变化形成,包括两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风险因素:

  • 鳞状癌:全球最常见的食道癌类型。主要由食道上部和中部的鳞状细胞引起。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接触致癌物、口腔衞生不佳、营养不良、热饮烫伤、吸烟和饮酒过量等。
  • 腺癌:始于食道底部分泌黏液的腺体细胞,通常发生在靠近胃的地方,常由消化道疾病引起。例如慢性胃酸倒流、胃食道反流病(GERD)、巴洛氏食道和慢性胃灼热等。

食道癌常见的症状有四种,包括:

  • 吞咽困难:感觉食物卡在胸口,是食道癌最常见的症状。
  • 慢性胸痛:由慢性胃灼热或胃食道反流病引发食道癌的患者会感到胸口中间像烧灼一样疼痛。
  • 体重急降:大约50%的食道癌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 持续咳嗽或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发痒或咳嗽不止也可能预示着食道癌的存在。

大多数食道癌症状在癌症晚期才会显现,到那时可能已很难治愈。如果怀疑自己有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让医生进行专业诊断。

辣食是否是致癌因素?

研究发现,辣椒素不仅有助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还可能成为预防甚至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成分,例如降压、减脂、预防结肠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减轻慢性神经性疼痛等作用。辣食有一定好处,但亦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辣椒素会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等消化道组织,导致炎症和损伤。值得注意的是,食道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及胃食管相关疾病等,单一的饮食因素并不能视为主要原因。

辣食的魅力在于它能瞬间点燃味蕾,带给我们刺激和享受。然而,辣食虽好却不能贪多。一般而言,适量食用辣椒对多数人群来说是安全的,并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对于消化系统较为敏感的个别人群,适当减少辣食摄入可能更为妥适。综合来看,保持均衡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并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到辣食带来的美味和健康。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曾伟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