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 糖尿病肾病并发尿路感染|徐大基中医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此类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预防十分重要。

首先要合理控制血糖,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时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等;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其次,适量饮水很关键,如无水肿、心衰、肾功能衰竭等,则适当多饮水,以保持足够尿量,如每天尿量不少于 1500 毫升,可冲洗尿道。再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还要避免憋尿,以防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过长滋生细菌。另外,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干燥等。
中医药治疗
临床上可进行辨证论治。
下焦湿热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可选八正散加减。此方选用车前子、瞿麦、萹蓄等药物,车前子能清热利尿,瞿麦善于利尿通淋,萹蓄可清热利水等。
脾肾两虚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伴腰膝酸软等。治以健脾补肾、利湿通淋,用无比山药丸加减。此方选用山药、茯苓、熟地等药物。山药健脾益肾,茯苓健脾渗湿,熟地滋阴补肾等。
气阴两虚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口干口渴等。治以益气养阴、清热通淋,可选参芪地黄汤加减。此方选用人参、黄芪、生地等药物。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生地滋阴清热等。
单味中药,如黄芪,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蛋白尿,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用于下焦湿热所致尿路感染;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中医外治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针灸可选取肾俞、膀胱俞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通利小便、清热解毒。女性患者可采用中药坐浴,如用苦参、黄柏等煎水坐浴,缓解外阴瘙痒、灼痛,预防尿路感染。
汤水
玉米须绿豆汤
材料:
玉米须、绿豆适量。
做法:
将玉米须、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绿豆熟烂即可。
功效: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绿豆清热解毒。此汤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防尿路感染有一定帮助。

以上资料供参考,如有需要可咨询注册中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