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治疗 前列腺肥大引致尿频?|徐大基中医师

前列腺肥大在中医看来,往往与肾虚、湿热、瘀血、肝郁等因素紧密相关。肾乃先天之本,主司水液代谢。如肾气不足,肾的气化功能减弱,无法正常地蒸腾水液,进而容易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尿频等症状便随之而来。同时,湿热之邪也是诱发前列腺肥大的重要因素。若长期饮食不节制,偏爱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或者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便会下注于膀胱。膀胱的气化功能一旦受影响,小便不利、尿频等问题便会纷纷出现。此外,瘀血阻滞同样不可忽视。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阻塞脉络,必然会影响前列腺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尿频等症状。

肝郁在前列腺肥大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影响三焦水道的通利。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机不利,则水液代谢失常,也可能导致尿频等症状的出现。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尿频,首先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肾虚型患者,以补肾益气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可滋养肾阴;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等则能温补肾阳,通过补肾,增强肾的气化功能,从而改善水液代谢,缓解尿频症状。对于湿热型患者,采用清热利湿之法,如黄柏、苍术、薏苡仁、车前子等药物,能清除体内湿热,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对于瘀血型患者,以活血化瘀为主,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药物可疏通脉络,消除瘀血,促进前列腺的血液回圈。对于肝郁型患者,着重疏肝理气,柴胡、香附、青皮、郁金等药物能调畅气机,恢复三焦水道的通利。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改善前列腺的功能。例如,选取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可起到培补元气、调节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肾俞、膀胱俞等穴位则有助于补肾强腰、调理膀胱。

推拿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推拿按揉会阴部、腹部等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的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的充血和水肿。

艾灸则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独特功效。对于肾虚、寒湿型的患者尤为适宜,可选取神阙、关元、命门等穴位进行艾灸,以增强人体的阳气,改善尿频症状。

此外,中医药治疗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理。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失调会加重肝郁症状,进而影响前列腺的功能。在生活方式上,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以免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回圈。还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腰部和腹部的保暖,以防寒湿之邪侵袭人体。

汤水 

冬瓜薏苡仁玉米汤

食材:

冬瓜、玉米、薏苡仁。

制作方法:

取适量薏苡仁,洗净;冬瓜洗净、切块;新鲜玉米棒(或玉米粒)洗净,切成小段;

将准备好的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薏苡仁熟烂、玉米熟透即可。

功效:

冬瓜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作用;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玉米可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

这款汤水对于湿热下注型的前列腺肥大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以上资料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注册中医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