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炎的症状、诊断及中医药治疗|徐大基中医师

肾盂肾炎是一传统的医学名词,准确来说,应该为肾盂炎,属于尿路感染范畴,并且是上尿路感染。肾盂炎给众多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主要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肾盂和肾实质,从而引发的炎症反应。

症状

临床表现上,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腰痛、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恶化,引发诸如肾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然而,若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经过恰当处理,炎症可被控制,症状逐渐缓解。但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肾盂炎,此时病情反复发作,会持续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有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诊断

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外,一些关键的检查指标也非常重要。通过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肾盂积水、肾盂变形以及输尿管扩张等情况。尿液检查也是诊断肾盂炎的重要手段,常规尿液分析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异常,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为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从中医角度看,肾盂炎的发生主要与外感湿热之邪有关。湿热之邪侵入人体,下注膀胱,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水道不利,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若湿热之邪进一步上犯肾脏,便会引发肾盂炎。其次,饮食辛辣、肥甘厚味、饮酒等,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湿热蕴结下焦,阻碍气机,影响膀胱和肾脏的功能,进而引发疾病。再次,情志失调、熬夜伤正,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会使正气亏虚,抵抗力下降。此时容易遭受外邪侵袭,导致肾盂炎的发生。

中医治疗

在中医治疗方面,常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常见证型有下焦湿热证、脾肾亏虚证、湿热留恋证、气阴两虚证等。

在其他中医疗法方面,针灸疗法可选取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以调理气血,通利水道,缓解症状。在饮食调理上,患者应饮食清淡,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绿豆、赤小豆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急性肾盂炎,尤其是伴有高热、严重腰痛、血尿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 1500 - 2000 毫升以上。平时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应及时治疗,以防引发肾盂炎。

汤水

冬瓜薏仁汤

材料:冬瓜 500 克、薏仁 50 克。

做法:

冬瓜洗净,连皮切成块状;薏仁洗净。将冬瓜和薏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薏仁熟烂即可。

功效:

冬瓜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作用;薏仁可健脾利湿、除痹排脓。此汤水适合肾盂炎患者饮用,有助于清利湿热,促进病情恢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