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慢性肾病为何常伴失眠或情志失调 中医如何调养?|附改善方法|徐大基中医师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对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睡眠障碍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而终末期透析患者的发生率更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有一定的相关性。

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睡眠、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例如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的担忧,疾病本身的严重性以及多种并发症的存在或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本身的不了解,尤其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初期,由于患者对透析知识的不了解,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面对很多问题等等,均可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状态。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卧」等,早在《内经》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汉《金匮要略》也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原因很多,包括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及胃中不和等因素。

而焦虑、抑郁则属于中医「郁证」等范畴。其主要原因主要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

不寐、郁证临床常见证型有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肝阴亏虚证等,可给予辨证用药。此外,必要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睡觉前使用兴奋性药物,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睡前少饮咖啡、浓茶等。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如定期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益于放松精神, 改善患者失眠、焦虑及抑郁状态。

穴位按摩

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通过穴位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寕心安神。

改善慢性肾脏病睡眠质量的穴位,主穴取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随症配穴,多穴配伍,具有阴阳相配、上下配穴、首尾互应、升降兼顾、气血同调的特点,而奏上疏下导、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

中药汤水

百合莲子酸枣仁汤

材料:百合20克、莲子20克、石斛1克、党参15克、酸枣仁20克、生姜3片及猪瘦肉250克。

做法:洗净猪瘦肉。百合、莲子、酸枣仁用水先浸半小时后,连同猪瘦肉入煲,注入适量清水,水滚后改用文火再煲一个半小时即可。

适应症:失眠、忧郁或焦虑者,症见:倦怠乏力、口干、舌红少苔,属于气阴虚者。

注意:肠胃不适,胃胀腹泻者不宜;慢性肾衰水肿少尿,血钾偏高不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