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的中医治疗|附食疗汤水|徐大基中医师
「胃酸倒流」是粤语地区的民间俗称,其西医正规病名为「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是指胃、十二指肠内的食物和胃酸倒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胃灼热)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胃酸倒流多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属于中医「胃痞」、「胃反」、「吐酸」、「胃脘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胃酸倒流是由于脾胃受损,胃气不降反升所致。精神紧张、情志不舒、肝气犯脾;或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喜食生冷、燥热或肥甘厚味之品;或经常吸烟饮酒等因素都会导致脾胃受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导致胃酸倒流。
烧心和反流是胃酸倒流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反流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和反流通常在餐后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加时可加重,部分患者在夜间入睡时发生。此外,患者常有胃痛胃胀、嗳气等,部分患者则可出现咽痛、咽痒、咳嗽、声音嘶哑或咽中异物感等症状。
中医治疗
胃酸倒流中医治疗以辨证为主,临床有寒热之分,属寒者,多是因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胃土;属热者,多是由于肝郁化热犯胃所致。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脾胃虚寒等。在辨证基础上,通常加用砂仁、木香、厚朴、枳实、陈皮等理气药,对胃肠动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胃酸倒流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胃酸倒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和用药同等重要,平时应注意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进食过快,不应过饥或过饱;晚餐勿过晚,睡前2小时内不要进食;进食后应避免即时平卧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睡觉的时候,可以通过垫高床头,抬高整个上半身,来减少胃酸倒流。饮食上首先应避免甜食和黏腻难消化之品,这类食物易影响胃肠动力,导致气滞;同时应避免生冷、刺激性及过酸食物,不喝含咖啡因和碳酸的饮品,如咖啡、茶叶等;还应戒烟限酒等。
此外,平时亦应调畅情志,避免焦虑紧张等,配合适当运动,注意控制体重。
在食疗方面,对于脾虚气滞类型的胃酸倒流患者,可以用党参、山药、芡实、红枣、陈皮及瘦肉煲汤调理。
胃酸倒流是慢性、易复发的疾病,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有机会并发食管发炎、出血、溃疡等,甚至出现癌前病变,增加患上食管癌的风险。长期的胃酸倒流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果经常有严重的烧心或烧心持续存在,应及时去医院详细检查及早治疗。
食疗汤水
●党参陈皮红枣淮山瘦肉汤
材料:
瘦肉150克,铁棍山药半根,党参15克,陈皮5克,红枣3粒,盐适量。
做法:
①将瘦肉洗净,剁碎成肉饼,备用;
②党参、陈皮、红枣冲洗干净,备用;
③山药削皮、洗净,滚刀切块,备用;
④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约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上述食疗方应结合自己的体质、身体状况辨证应用。若有疑问,请咨询注册中医师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