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可以进补吗?|徐大基中医师

夏天昼长夜短,睡眠和休息时间都比较少,加上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有些人或会出现浑身乏力、身体发软、头晕眼花等症状,此即所谓「气随汗泄」。又由于暑多夹湿,常影响脾胃功能,可能会出现食欲降低、进食减少的现象,导致气虚更为明显。或素有体质虚弱,或年高体弱、营养不良,或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在夏季可能虚弱情况会更为严重。

「虚则补之」是中医的重要治则,如果身体有「虚弱」证候存在,不论春夏秋冬都可进补,也需进补。另外,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论,比如某些冬天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者,在夏天适当用温热疗法治疗,可改善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虽然夏天可以吃补药,但也要合理进补。过度进补可能会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痛、生疮、便秘等。

夏季进补应以「清补」为主,常用的清补药物有山药、西洋参、麦冬、沙参、百合、玉竹等,避免过于滋腻、温热的药品,如阿胶、鹿茸等,反而会「火上加油」。当然,如病情需要,仍可使用。中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在药物的选择、药物剂量、用药频度、持续用药时间等方面,都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另外,夏季进补重视健脾,注意饮食调养,如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适当补充水分。可喝一些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解暑的汤水,避免过量辛辣、油腻的食物。

夏天进补同样讲究禁忌,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黄未愈者;胃肠不适、胃痛、腹泻者;及患有一些严重慢性病,如肝硬化、肾衰竭一般不宜随便进补。

食疗汤方举例

1.萝卜淮山羊肉汤

材料:

羊肉500g,白萝卜1根,铁棍山药1根,葱段、姜片、料酒及盐适量。

做法:

①羊肉洗净切块,汆水,再次冲洗干净,备用;

②白萝卜洗净,切块,备用;

③将羊肉、葱段、姜片放入炖盅,加入适量热水及料酒,隔水炖约1.5小时左右;加入白萝卜块及洗净削皮切块的山药,继续炖约半小时至白萝卜半透明、山药软糯,加盐调味即可。

效用:

益气补虚,补肾健脾。可用于阳虚或气虚易自汗、倦怠者,及冬天易患咳喘感冒者。

注意:

平素易热气上火、口舌生疮、肠胃不适、腹泻者及痛风尿酸高控制不佳者不宜。

2.黄芪党参竹丝鸡汤

材料:

竹丝鸡半只,黄芪20克,党参20克,枸杞10克,陈皮5克,姜片及盐适量。

做法:

①枸杞、黄芪、党参、陈皮洗净,备用;

②竹丝鸡清洗干净,切块,汆水,备用;

③将鸡肉、黄芪、党参、陈皮、枸杞子及姜片放入炖盅,加入适量热水,隔水炖约1.5小时,熄火,焖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效用:

益气健脾,补虚。可用于倦怠乏力、体弱不耐劳者。

注意:

如有咽痛咳嗽、痰黄者不宜。

3.花旗参石斛炖猪肉

材料:

猪展肉200g,花旗参片10g,铁皮石斛10g,玉竹15g,龙眼肉8粒,盐适量。

做法:

①石斛清洗干净,浸泡1小时,一粒粒拉成条状,备用;花旗参片、玉竹、龙眼肉冲洗干净,备用;

②猪展肉冲洗干净,切块,汆水,再略冲洗,备用;

③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入适量热水,隔水炖约1.5小时,熄火,焖20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效用:

益气滋阴,生津止渴。可用于倦怠口干、咽干,大便易干结者。

注意:

脾胃虚寒易胃肠不适、腹痛、腹泻者不宜。

上述食疗方,应结合自己的体质、身体状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