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祛湿误区|祛湿汤水不是人人啱|吕兆升中医师

虽然香港地处潮湿,但每人体质有异。阴虚血少人士,如果过服祛湿中药,容易导致本身阴虚状态加重。阴虚多见口干、烦热、失眠,而且体质偏瘦。如对体质有怀疑,请由注册中医师据四诊作体质鉴别。

入地老鼠、土茯苓性味偏寒,不宜作为食疗长期饮用

入地老鼠、土茯苓均是味甘性寒,具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的功能。主要治疗淋浊带下,痈疽肿毒等症。古时多用治杨梅毒疮等热毒重症,本身并非平时养生食疗之品。若然错误长期服用,容易伤及阳气,出现神疲乏力,泄泻,消化功能低下等症状。

红豆非赤小豆,祛湿功能有限

红豆,又称饭豆,属食用谷物,本身并无药性,可煮饭裹腹。赤小豆,则为广东汤水常用的祛湿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排脓之效。然而据古籍所载,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令人瘦弱。由于北方赤小豆红豆两者偶见混用,赤小豆又称小红豆。反复误传下令人误会红豆可以祛湿,实则祛湿效能不大。

祛湿宜分清寒湿与湿热

湿性黏滞缠绵,容易兼夹其他邪气。寒湿偏重者,多见身重乏力,面色苍白,脘腹冰冷,口黏纳呆,大便溏泄。湿热偏重者,则多见面色腊黄,脘腹胀满,大便黏滞,皮肤生疮,口臭面油。临床证候复杂,准备食疗之前最好询问注册中医师之意见。

【淮山薏仁扁豆汤】

淮山 30克、生熟薏苡仁各3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15克、陈皮一大块、生姜二片

份量适合二至四人饮用。可加瘦肉。

适合脾虚湿重人士,平常多见神疲乏力,脘腹胀满,饱滞食少,泄泻便溏,身重水肿。

【大豆芽排骨汤】

大豆芽120克、生熟薏苡仁各30克、红萝卜一个、排骨适量。

份量适合二至四人饮用。

适合湿热偏重人士,平常多见神疲乏力,大便黏滞,小便短赤,皮肤腊黄,口臭痤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