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手臂患肌压迫神经 浮针消除手指麻痹|袁康就博士

74岁的曹大姐是陶艺家,曾跟我学内丹气功,今次来求医:「我手麻胀一个月。」我直觉反应是:「长时间猜泥劳损吗?」

「不。我工作室柜架上摆放一大袋一大袋的泥,我要把柜上超重泥包拉下来做创作,因为泥包太大太重,我用力后就手麻胀了。」曹大姐边说边示范那拉扯泥包动作。

「你麻胀位置在哪里?」

她摸着整块手掌回应。

「不,你可以说清楚哪几只手指吗?」

「唔,是尾三只。」

「掌心抑或掌背?」

「掌心多些。」

「手臂也有麻胀吗?」

「感觉在指掌,手臂没麻胀。」

患肌压迫尺神经

我要曹大姐说得仔细,是因为手臂实在太多肌肉了,哪个动作、哪只手指都可以让我收窄寻找「元凶」的范围。追踪到嫌疑肌后,我便可把「患肌」消除。

浮针医学指出,在运动中枢正常的情况下,放松状态时,目标肌肉的全部或一部分处于紧张状态,该肌肉就叫「患肌」。患肌形成,不仅仅是那块肌肉本身出现病痛,病理性紧张的肌肉也会影响其它器官。曹大姐的情况是患肌压到尺神经,尾三指出现麻痹。

第一现场是元凶

患肌在哪?我展开触诊。她前臂肌肉非常僵硬,应该是在她拉扯泥包时用力过猛所造成,也是「第一现场」。浮针医学认为,症状位置只是第二现场,患肌才是第一现场。曹大姐前臂绷紧肌肉压迫下面的神经就是第一现场。那麻胀感出现于尾三指是第二现场。

她的患肌是指深屈肌。我用浮针在她的右腕对上5公分进针,朝肘方向对着患肌「扫散」和「再灌注」。

曹大姐大惑不解:「我是指麻,你向上针?」

我给她解释:「你指麻的元凶在上方,我放松上方绷紧的肌肉,你就不麻了。」

一分钟后我问:「你现在麻胀如何?」

「咦,大大减轻了!」

「嗯,如果刚才你的麻胀感是10分,现在几分?」

「啊,好多了,剩余3分吧!」

「好,患肌松开麻胀感就减轻或消失,但肌肉有记忆,有绷紧惯性,所以症状或会反弹,你明天再来可以吗?」

曹大姐经三次治疗,麻胀感不再复现。

(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