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痛风患者如何保持大便通畅?|附通便汤方|徐大基中医师
保持大便通畅对健康十分重要,长者、心脑血管患者及慢性肾脏病、痛风患者并发习惯性便秘更应该及时处理。对于便秘病人,必须加以详细分析,必要时需及时进行相应检查,以排除肠道、肛门等器质性病变。

一. 便秘的危害
对于年龄大,并发高血压、心衰、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便秘可能成为这些疾病的加重和诱发因素,有的甚至可导致严重后果。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患者便秘可能加重前列腺疾病,慢性肾衰患者便秘不利于毒素的排除易造成毒素明显升高。由于有三分之一的体内尿酸是从肠道排除的,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降低尿酸,减少痛风发作的机会。
二. 便秘的生活调理
科学合理的排便、饮食和生活习惯对治疗习惯性便秘十分重要。如要养成每天定时蹲厕所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忍,马上去大便,这样有利于形成正常排便的条件反射;饮食应该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适量食用粗糙多渣的杂粮等。少吃肉类和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但对于慢性肾衰血钾升高患者需要注意蔬菜类食物的含钾量,避免进食含钾过高的食物。
生活上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腹部按摩也有助于排便,方法是由右下腹到左下腹作顺钟向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100次左右;要避免服用可导致便秘的药物,不可滥用刺激性泻药。
习惯性便秘配合饮食治疗通常可更快地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黑木耳、海参等。
三. 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造成的。中医可分为热秘、寒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及阳虚秘等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治疗。一些便秘患者属阴虚肠燥,可给予滋养肠道津液之法。常用黄芪、太子参、北沙参、白术、生白芍等,与生地黄、生玄参、麦门冬同用,这些药物的剂量宜稍大,并可加用理气药物以导滞润肠。
对于慢性肾衰竭,一般建议保持每天2~3软便较宜。
四. 中药汤水
对改善便秘有一等的效果,如下4款可供参考。
食疗汤方:
1.南瓜百合汤【1】
配料:百合30~60g,南瓜2~3块(约1斤),瘦肉60克。
做法:先浸泡百合3小时,与南瓜、瘦肉同煮,饮汤食肉与南瓜。
用法:每周服食1~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与应用:益气润肠、通便。用于痛风合并便秘者,或其他类型的便秘者。
注意:
痛风急性期间去瘦肉;糖尿病血糖偏高者,勿多喝。
2.党参黄芪参麦冬无花果瘦肉汤
配料:
猪瘦肉25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麦冬15克,无花果干4个,盐适量。
做法:
①将党参、黄芪、麦冬洗净,浸泡,备用;
②无花果干洗净,备用;
③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备用;
④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煲滚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和应用:益气健脾通便。应用于气虚乏力、倦怠,大便难排,但大便不硬无力排出者。
3.罗汉果雪梨饮
配料:罗汉果半个,雪梨1个,南北杏各5颗,百合少许。
做法:①罗汉果、南北杏及百合洗净,备用;
②雪梨洗净,削皮去核,切块,备用;
③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滚后转小火煮约40分钟即可。
功效和应用:养阴清热,润肠通便。口干,大便秘结者。
【1】《痛风治疗与中医调养》(徐大基著),页150。
上述汤方应结合自己的体质、身体状况辨证应用。若有疑问,请咨询注册中医师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