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徐大基中医师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晚期肾脏病可能要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给病人及家庭、社会等都带来很重的负担。而早期则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作息调养、积极的预防可减少肾脏病的发生、避免肾脏病的加,甚至避免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和进展。

1. 饮食有节
肾脏病常有其他疾病导致,成为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都可能发展到肾脏病,因此的发病机会。因此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这些疾病的控制,就可减少这些继发性疾病的发病,从而减少肾病的发生。而肾病又长由于饮食不当等原因诱发或加重。因此饮食有节是防治肾病的重要环节。
2. 二便通利
小便清,大便通是中医健康养生的基本要求。
水分可以帮助体内代谢废物浓度的稀释及排除,一般情况下每日饮水量2000ml。但对于有慢性肾脏病明显水肿、血压过高者需要合理饮水,不可过量,其喝水量就要根据尿量情况来决定喝水的多少,但也不可过分控制喝水。适当饮水,以保证小便通利。
有尿意时不要憋尿,避免憋尿对防止尿路感染、结石等都有重要意义。应多饮水,勤排尿,可以达到冲洗膀胱和尿道的目的,避免和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和繁殖。
夏天天热,出汗多,应该多喝水。如果不注意喝水,尤其是夏天出汗多,尿液浓缩,尿液中的一些结晶体,容易沉积产生结石等。
而大便畅是保证毒素外排,尤其是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十分重要。
3. 控制体重
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过逸多食可导致肥胖,肥胖与慢性肾脏病有密切关系。肥胖往往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有密切的关系,肥胖本身也是造成肾脏病的常见原因。如果属于体重偏重就应该进行体重控制,可选择合乎自己习惯的运动方式,如游泳以降低体重。
4. 防止外邪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要预防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防止外邪包括避免外伤、外感、传染病等侵袭,导致肾损害。在流感季节或传染病流行时候,肾脏患者应该避免到公共场所,必要时戴上口罩,能有效避免被传染的机会。防止病邪入侵除了呼吸道感染之外,还要注意泌尿系感染,感染可诱发肾脏病的发生或加重肾病的损害,甚至引起肾脏病紧急状态,如心衰、气喘等。
5. 避免药毒
药物性肾损害十分多见,贻害无穷。许多药物都经肾脏代谢的,尤其是部分止痛药、抗生素、利尿剂等均需加以注意,这些处方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减肥药及个别中草药也会有损害肾脏的危险性,平日保健,更要避免乱服药。
6. 定期检查
现代医学检查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有的病情十分严重了还未知晓,这在临床上绝非鲜见,严重影响了慢性肾脏病的总体预后。定期的身体检查,对体检发现一些指标异常或处于临界值,应该及时诊断,配合饮食、运动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
7. 治原发病
肾脏病分为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由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及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属于继发性肾脏病。因此预防慢性肾病,就应该早期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疾病,且需控制在合理的目标。


















